北京朝阳区文创产业集群升级 有全国性示范意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5-03-12 15:38:16
分享

第三,产业生态,不断续航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对于文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北京市朝阳区特别重视营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体系,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朝阳蓝海”。

朝阳区逐渐建立了包括重点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知识产权保护、版权登记交易、企业上市、服务中小企业等方面的“1+2+18”产业促进服务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朝阳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提供分众式服务,打造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技术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内容原创服务、孵化创新服务、版权保护服务、投融资服务、宣传推介服务等八个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是对知名企业的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目前,朝阳区辖区内有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和阿里巴巴、奇虎360、亚马逊、万达院线、蓝色光标、海润影视、航美传媒、洛可可、蓝海电视、掌中浩阅、万豪动漫等一批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越来越多文化企业的涌入已经证明:朝阳区已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最聚集、资源最丰富、市场最活跃、产业发展综合比较优势最突出的区域,这里是国内外文化企业落户北京的首选地,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区。

第四,集群升级,先试先行

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集群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朝阳区充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等驻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逐步经历了“单个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楼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传媒产业功能区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五个重要阶段。五个阶段,是探索,是示范,是使命使然。

“单个楼宇→园区(基地)→集聚区→功能区→实验区”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拓展,而是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服务链、供应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这是一个体制机制、政策创新的实践,是一个高端引领、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在这样的战略导向之下,朝阳区先后打造了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798艺术区、莱锦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引导北京第二棉纺厂、北京毕捷电机总厂等20余个国有企业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升级,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目前,朝阳区已形成了以CBD 为核心、以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为主轴,以奥林匹克公园会展旅游文化产业功能区、大山子艺术及设计产业功能区、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产业功能区等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和50余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2014年,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朝阳区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奥林匹克公园、大山子地区等13个片区被纳入其中,占全市文创功能区总面积的32.3%,位于各区县之首。

2014年7月,为深入推动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部和北京市采取部市战略合作的方式,以朝阳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共同规划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2014年12月15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正式揭牌,实验区将集成首都文化、金融、科技等创新资源,采取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中心、文化企业总部基地等一批功能项目,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化传媒、艺术品交易、文化贸易等高端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各项文化产业政策在实验区内率先落地,先行先试,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的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的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进一步服务北京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索路径、做出示范。

“单个楼宇→园区(基地)→集聚区→功能区→实验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在“先试先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的不断创新升级,将促进相关资源与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集群化的带动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