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丘比丘,世界100年的探索
马丘比丘古城被考古发现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最初由美国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在秘鲁库斯科省西南部发现,后经由世界地理杂志对它的重要历史价值进行了刊登报道,才得以揭开这座古老城池的神秘面纱。
1911年6月24日,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在当地人的引导下,协同国家社会地理杂志社以及耶鲁大学的赞助商,一起从美国康涅狄格州来到了秘鲁,登上了库斯科省乌鲁班巴河弯上的几处高峰,一行人被眼前壮丽的景观所深深吸引,同时又听到了一个关于古老的印加文明在乡间土地上留下最后堡垒的传奇故事。在此之后,这队人又对这片土地进行了三次远征探险,直到1916年,在一次远征途中,他们在去除了灌木丛中大片的杂草后,终于看到了这座被隐藏至深且散发着神秘的壮丽景观。
本次展览内容将包括秘鲁文献档案馆所收藏的地理图片资料;1912年考古学家宾厄姆第二次远征的精选照片;秘鲁旅游出口委员会挑选出来的有关遗址的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照片;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学者肯尼斯和卢斯怀特博士夫妇对所热爱的马丘比丘的介绍和评论。在近几年中,通过对马丘比丘相关的宣传展览,这座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了美洲大陆上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这座来自秘鲁印加文化的遗产,向全世界证实了人类建筑学与大自然间的和谐统一。
1911-2011, 何塞•玛利亚•阿尔盖达斯诞辰100年
2011年是何塞•玛利亚•阿尔盖达斯诞辰100周年,他是著名作家、人类学家,秘鲁二十世纪文化思想和发展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涉及到秘鲁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文化。他为安第斯文化形式的保护、收集、记录、调查及文学创作做出了极大贡献。这两种文化形式的融合在阿尔盖达斯的文字和想象中窥见一斑。
因此,充满现实和赞扬的信息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思想,包含和重现了秘鲁文化的地位,就像一个开阔的、可沟通的和民主的空间。通过创作和创造力,作为联合各种文化战略的一部分。
随着他的不断创作,阿尔盖达斯的语言、感受和想法最终成为了克丘亚语文化的重要表述形式。他想通过阐述秘鲁文化多元化中的统一性,把秘鲁安第斯社会变成一个新的现代社会。他创造了一个统一式的人物,这个人物成为了秘鲁社会不同团体的沟通桥梁。他把穷人和富人,城市和乡村,印第安人、混血和白种人,克丘亚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半封建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融合到了一起。他确定,一个融合的秘鲁是有可能通过对话和内部交流的文化模式为基础来实现的。
马丁. 塞拉扎尔
马丁(Martin Salazar)生于1964 年,就读秘鲁利马PUCP 美术学院,后留校教授雕塑与素描。1993 年赴中国留学并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硕士学位。1998~1999 年受邀在国际艺术城从事创作,后定居巴黎。2005 年起,他开始往返于巴黎和北京两地的工作室从事创作。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郭书含)编辑:于姝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