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布局脑科学未来产业 “四链”融合打造创新高地

北京昌平布局脑科学未来产业 “四链”融合打造创新高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5 14: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正重塑医疗康复、智能终端、工业安全、教育文娱等多个领域,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关键方向。北京市将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并在昌平区挂牌全市首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

创新链驱动突破进展

昌平区依托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资源优势,推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团队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氯胺酮与电休克疗法的共同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北脑一号”“北脑二号”等脑机接口创新产品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实现高位截瘫患者在脑机接口辅助下恢复行走能力。一批涵盖AI闭环脊髓刺激、基因治疗药物、脑电数据处理等自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展现出强劲的科技活力。

产业链构建发展格局

昌平区以政策为引领,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系统布局。自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2018年成立以来,昌平陆续发布多项产业行动计划,明确脑机接口为尖端发展方向。目前,园区已形成“一核一城”的产业格局,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24万平方米的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园,提供从概念验证、中试到注册报批的全链条服务。上下游企业在电极、芯片、算法、软件等环节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资金链滋养产业生态

昌平区构建“昌平·金立方”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形成“1+1+5+N”金融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引导基金、央企与市场化基金,打造“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针对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昌平联合社会资本设立3亿元专项基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精准支持企业各发展阶段,助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

人才链夯实创新根基

昌平积极引进与培育脑科学领域高端人才,依托昌平国家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机构与高校,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昌聚工程”等政策,靶向引进海内外科学家与青年领军人才,并提供子女教育、住房等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罗敏敏、刘河生、方英等领军人才在神经工程、脑机接口与柔性电极等领域实现多项原创突破,推动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随着“四链”融合不断深化,昌平正成为全国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的创新高地、集聚洼地与发展福地,为北京乃至中国在该领域的全球竞争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编辑:杨成 来源:昌平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