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昌举办

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昌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1: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在昌举办。

本届大会以“国际化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应用,旨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为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供重要载体,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科技新动能。

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创新赋能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多模态资源创新应用与全球共享”“共建国家文化产业协同与文旅融合”“AI 产业赋能国际文化交流新生态”“数字戏剧学科创新与技术转化”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引发现场广泛共鸣。此外,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与腾讯云在主论坛上共同发布《数字新基建助力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研究》课题,双方拟合作研究通过数字新基建提升跨境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便利化的实现路径,以依托数字技术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文旅合作。

大会同步开设了“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促文明交流互鉴——暨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年度主题活动”“国际视角下文物数据资源多场景应用与交互重构”“文化架桥丝路,合作共绘新篇”“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数字戏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五个平行分会场,与会嘉宾聚焦不同细分领域展开深度研讨,提出了多元的建设性方案。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也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作为活动举办地,近年来昌平区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形成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制造、美丽健康、医疗器械、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领域新赛道蓬勃发展。同时,昌平区坚持以文化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了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未来新视听数字产业园等融合示范基地,连续成功举办明文化论坛、“居庸山月”中秋晚会等特色品牌活动,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连续三年增速超10%。

面向未来,昌平区将以大会举办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方面的真知灼见,深入把握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开放合作中更好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科技融合篇章,对“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昌平经验和昌平力量。

大会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共同主办。“一带一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大会秘书处和北京昌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加纳、尼泊尔、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黎巴嫩、巴基斯坦、巴西、柬埔寨、蒙古等15个国家的学者和友人,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智库、文博机构、文化及数字科技企业等领域约400余人应邀参会。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编辑:杨成 来源:昌平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