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场宣讲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举办。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宣讲团专家,北京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校师生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参加宣讲会。宣讲会由副校长丁霞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她希望大家从产业一线科技人才的奋斗经历中深刻体会“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担当,怀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的坚定信念,成为传承奋斗精神的“接棒人”。她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将更加主动地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共进,积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产业一线、在京华大地上实现转化落地,为新征程上国家和首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副校长丁霞在主持中强调,学校要以本次宣讲为契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北京昆迈医疗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盛经纬以《紧握核心技术 探秘大脑磁场》为题分享了他走上脑科学研究与创业之路的奋斗历程。他表示,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之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日日夜夜、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千秋伟业。我们这一代人同样肩负着国家与民族的使命,必须把技术从实验室带向产业。创业不是浪漫的冒险,而是千锤百炼的实干,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任何伟大创新都始于最朴实的行动,我们要发展脑科学核心技术,并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为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丽霞以《以微生物之力 筑绿色农业之梦》为题分享了一个从怕虫女孩到农业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她感慨,因为有前辈的技术传承,才有了如今的科技成果。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接二连三的技术突破,能够将植物微生态制剂应用于蔬菜、经济作物、中药材、水果、粮食作物、盐碱地综合利用上,能够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农业模式。如今植物微生态制剂大面积应用,在增产提质的同时,对目标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提升,并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用量。在实干和奋斗的过程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方能成就梦想。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肖平以《软硬一体: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破局前行》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转行”经历。他提到,小马智行以软硬一体,实现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破局前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动驾驶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让边疆不再遥远,让中国为世界提供最新方案。
他们生动讲述了传承老一辈科技人才筑基产业发展的实干精神,分享了在产业一线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阐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感悟。他们将一线的奋斗故事和思考感悟带回到校园,为青年学生成长赋能,使在场师生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此次宣讲会,把首都发展改革的鲜活现场转化为学思践悟的理论课堂,送到校园,送到师生身边,为师生呈现了一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启迪深远的“思政大课”,这不仅是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流动课堂”,更是触摸科技革命脉搏、洞察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学校广大师生将把实干奋斗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科学规划和奋力推动学校“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