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30 日,北京中学在东坝北校区隆重举办 “新校区启用暨开学第一课” 活动。此次活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众多领导与嘉宾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钟义信,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朝阳区委副书记范永红,朝阳区政府副区长尹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馆长唐凤红,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梅夏英,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甘志华,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张严,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李平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教授、院士王自发,区发改委党组书记刘佳,东坝乡党委书记秦国华,京投兴朝置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褚英奎,朝阳区教工委书记董健,朝阳区教委主任徐志辉等领导与嘉宾参加活动。此外,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领导和教授,朝阳区委办、区政府办、规自委、住建委、城管委、财政局、绿化局、水务局、交通支队、消防支队、城发集团、中铁十六局、京投兴朝置地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北京中学教育集团教师代表、北京中学高中部教师以及北京中学高一新生共约 800 人齐聚现场。活动还通过现场与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得以参与其中。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发表致辞。饱含深情的讲话中,夏校长详细介绍了北京中学新校区的楼宇命名,“朝阳”、“崇文”、“宣武” 三座场馆,根植北京城脉,分别寓意着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崇德尚文的人文底蕴和刚健自强的体育精神;“仁光”、“智渊” 、“勇岳” 、“乐辰” 四座教学楼,融汇中华气韵, 期望学子涵养仁爱如光的品格、沉潜智慧的深度、勇 毅如山的担当和探索未知的乐趣; “德胜” 、 “广安” 、 “永定” 三座教学楼,昭示世界胸怀,寄望以德致远、 广域安宁、文明永续;而同学们休憩生活的“和美楼”,则期盼大家于日常中体悟和谐共美之道,最终成就全面发展的人生。
随后,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尹园致辞。首先,她对北京中学新校区的启用表示热烈祝贺。尹区长对于北京中学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校,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的表率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北京中学新校区建设是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形成辐射示范引领的重要举措。新校区的落成,将极大改善东坝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为地区和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北京中学送来祝福。杨将军的话语中饱含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他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探索未知,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和共同见证下,钱永刚教授、钟义信院士等嘉宾与夏青峰校长共同启动象征教育传承与开拓的卷轴。卷轴的缓缓展开,标志着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正式启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场气氛达到高潮,台下掌声雷动,欢呼不断,人们共同为北京中学的新征程喝彩。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北京中学积极探索,开启了崭新的育人篇章 —“诺奖创新班”成立。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国际化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具挑战性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诺贝尔获奖者托马斯・聚得霍夫通过视频送来祝福,他对北京中学成立 “诺奖创新班” 表示赞赏,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追求真理,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北京中学始终牢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使命,着力培养心系家国的栋梁之才。活动中,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唐凤红宣读表彰决定,与北京中学党委书记何剑雄一起,为荣获 “周恩来班” 的班级授予奖牌及证书。这一授牌仪式不仅是对获奖班级的高度认可和鼓励,更是北京中学在立德树人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激励着全体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胸怀家国天下,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从 2025 年1月“钱学森班” 的成立,到今日 “诺奖创新班”“周恩来班” 的相继设立,科学之真、人文之善、家国之梦在北京中学深度交融。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彰显了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对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坚定追求。
活动期间,北京中学学子通过多种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为新校区的启动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与美好的期盼。“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 这句满含自信与担当的话语,在北京中学新校区的礼堂中久久回荡,不仅展现了北中学子青春的担当,更是他们对党和国家的铿锵誓言。
活动在北京中学校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师生心中,激励着大家在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活动结束后,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研究科学院院士、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钟义信为北中学子带来了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人工智能: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绝好契机》。钟院士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探索科学奥秘的大门,激发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教授所参与的“大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同步召开,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教育衔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 “新校区启用暨开学第一课” 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北京中学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北京中学大力弘扬“钱学森精神”,积极对接国家新时代人才战略需求;积极推进“诺奖创新班”建设,深耕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以争创“周恩来班”为主题,深入推进价值观教育,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集体精神,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体化“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学生打好人生的精神底色。
北京中学新校区是北中人新征程的出发地。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继续支持下,全体北中人必将以此次启航为开端,奋力将北京中学打造成为新时代首都“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的蓬勃沃土和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朝阳区、为北京市的教育与社会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无愧于时代的贡献!(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