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下求索,其命维新--纪念成思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特藏展”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正式启幕。本次展览通过展出先生的专著、译著、捐赠的2万多册藏书、影像资料、珍贵诗稿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这位世界知名经济与管理学家、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先驱,跨越半个世纪的学术人生与家国情怀。成先生用毕生实践诠释了“经世济民,只争朝夕”的精神境界。开幕式上,三个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洪永淼、成思危基金理事长成卓、怀柔区相关领导等共同启动了开展仪式。
成思危基金代表曹文炼先生在致辞中诠释:“‘上下求索’出自《离骚》,点明成思危先生所具备的中华民族求索真理的精神;‘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反映出成先生传承与创新的辩证思想。”
洪永淼院长说:“今天,我们以特藏展的形式纪念成思危先生,展出的不仅是先生的学术成果,也是一代大师的精神图谱,其中蕴藏的治学态度、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反复研读、永远传承。”
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杰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成思危特藏书展,让更多的同学爱上阅读,走进图书馆,与书籍为伴,在书的海洋中畅游,汲取知识,提升自我。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后续的各项活动中来,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书香校园。”
开幕式上,成思危先生的女儿成卓代表成先生,向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捐赠了第二批图书,至此,成思危捐赠阅览室的两万多册藏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规模最大的特色馆藏。
展览分为四大部分,在智者的火种展区中,除了展示出的40本著作简介贯穿起成先生的学术编年脉络,2万余册捐赠图书组成的“成思危捐赠阅览室”尤为震撼。
这些藏书中,很多都留有先生的签名、批注与藏书时间,记录了他从化工专家到经济学家、从学者到国家领导人的知识轨迹。从1957年至2016年,成思危先生的专著、编著、译著等各类著作合计109种(含再版、修订版、多卷本等),其中学术专著近五十种,这些著作横跨化工、管理、经济、管理、党派工作等多个领域,也充分体现了这位“全天候学习者”的自律:每天学习两小时,一篇读书笔记,每月一篇文章,每年一本书。
在赤子的热诚展区,那些泛黄的诗稿及他的工作生活用品里,藏着他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对爱情的无比忠贞、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科技的领先运用,藏着他八十载的赤子之心。最特别的互动部分是:观众通过录制上传自己朗读的成先生的金句,去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指导自己和其他年轻人未来的学习与人生。
师者的灯塔展区,简单勾勒了成思危先生独特的思维轨迹,早在20多年前他就支持创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和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他站在拉美、达沃斯经济论坛、哈佛大学等世界舞台上为中国的改革鼓与呼。一组组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了成思危先生的育人点滴:病榻前口述学术观点、输液时赶赴课堂授课……他对读书学习、创新研究的热爱,都为后来的教学及学者们指明了方向。
至今,以他的捐款发起创立的"成思危基金",仍持续滋养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