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来源:中宏网 2025-04-07 1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提升价格治理能力,强化价格信号的导向作用,引导资源向高效、高附加值领域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应对新挑战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的逻辑结构

1、总体要求。关于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关于工作目标: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于工作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上下游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破解价格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坚持依法治价,完善价格法律法规,提升价格治理科学化水平,规范经营主体价格行为。

2、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关于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煤炭等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关于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关于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规范自然垄断企业经营范围,加强价格监管。

3、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关于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边界,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关于完善促进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价格政策:规范公办养老、托育、医疗等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关于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公共数据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数据价格政策,促进公共数据安全高效开发利用。

4、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关于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综合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强化宏观调控导向作用。关于夯实重要商品价格稳定基础:健全促进市场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建立引导性价格区间调控制度。关于强化重要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应急调控:加强主要产销区联保联供,优化应急物流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5、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关于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强化事前引导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经营主体依法经营。关于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关于推进高效协同共治:加强行业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的协同配合,完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6、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关于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优化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丰富监测品种,创新监测方式,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关于加强成本监审和调查:坚持审定分离,强化成本监审独立性,完善分行业成本监审办法,构建促进降本增效的激励机制。

上述这六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总体要求是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为整个价格治理机制提供方向和原则。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基础,确保价格能够有效形成,为后续机制提供条件。价格引导机制是补充,通过政策引导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相辅相成。价格调控机制是保障,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物价稳定,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引导机制相互配合。价格监管机制是执行保障,确保市场价格形成、引导和调控机制能够有效运行,为其他机制提供监督支持。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是底层支撑,为整个价格治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依据,确保各项机制能够精准实施。通过这种逻辑关系,六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价格治理机制体系,确保价格治理能够高效、科学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价格治理机制创新有哪些?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1、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着力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完善成品油、天然气、煤炭等价格形成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优化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监管等规则。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规范自然垄断企业经营范围,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

2、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农业价格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探索碳减排价格支持政策。创新公共数据价格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据市场规则,制定符合公共数据要素特性的价格政策。促进公共数据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探索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的有偿使用机制。

3、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综合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强化宏观调控导向作用。加强价格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升价格总水平调控效能。夯实重要商品价格稳定基础,健全促进市场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建立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商品的引导性价格区间调控制度。

4、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推进高效协同共治,加强行业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的协同配合,完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线上线下、现货期货联动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优化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丰富监测品种、创新监测方式,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完善价格信息发布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成本监审和调查,完善分行业成本监审办法,建立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成本管制规则。探索建立重要行业标杆成本监审等制度,推进成本监审和调查信息化建设。

上述这些创新措施旨在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

三、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价格治理机制改革措施顺利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要加强部门协同。逐项细化明确各项重点任务的目标举措,统筹推进价格改革和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强化上下联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抓好落实,总结推广先进地方经验,推动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三要稳妥有序推进。合理把握改革时机和节奏,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评估并研究完善政策,推动价格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四要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优化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丰富监测品种、创新监测方式、拓展监测渠道、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健全覆盖国内外、产供销、期现货的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完善价格信息发布机制,稳定市场预期。五要加强成本监审和调查。坚持审定分离,强化成本监审独立性,完善分行业成本监审办法和操作规程,建立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成本管制规则。构建促进降本增效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重要行业标杆成本等制度。六要完善价格法律法规。适应价格治理需要,加快修订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政府定价、价格调控、价格监督检查等规章制度,动态修订中央和地方定价目录。七要推进高效协同共治。加强行业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的协同配合,完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线上线下、现货期货联动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价格治理机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者:杨宜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