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公演

《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公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22 13: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2月21日,由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出品,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北京演艺集团所属北京市曲剧团承办的宣讲剧《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在北京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首演。

宣讲剧以1948年底中共北平市委在房山良乡开展的干部培训历史为蓝本,通过三个军民同心的小故事,再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共产党人“赶考”路上的初心与使命。作为房山区《北京西山那抹红》系列的又一力作,这部剧延续着“理论+百姓+文艺”的宣讲新范式,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时代活力。

红色记忆:回味“接管北平干部在良乡培训”往事

北京良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特殊的使命。1948 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北平的解放指日可待。中共北平市委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利用在良乡等待入城的一个多月时间,对 2800 余名接管干部开展了全面的教育训练。从政治思想到形势分析,从政策解读到入城纪律,再到生活常识,每一项内容都为干部们即将开启的城市接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不仅提升了干部们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在培训过程中,干部们深知,只有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才能顺利完成城市接管任务,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良乡的这段经历,成为了干部们心中永远的记忆,也为建设人民的首都奠定了基础。

舞台呈现:三个故事串联军民深情

《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的创作团队经多次修改,最终以三个动人小故事和送解放军进城的桥段架构全剧,生动诠释军民鱼水深情。

故事聚焦于军民间的点滴温情,有百姓对解放军的关爱之举,彰显解放军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有展现解放军为守护文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解放军严格践行铁一般的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高度赞誉。送解放军进城的桥段将全剧推向高潮,百姓自发相送,红旗挥舞,笑容洋溢,满是喜悦、自豪与对未来的憧憬。解放军整齐列队敬礼致谢,军民情谊在此刻升华,让人深切感受到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与希望。

专业院团创排:北京市曲剧团点亮品质与匠心

该剧由北京市曲剧团专业创排,这是院团参与创排的《北京西山那抹红》系列的第六部作品。此次创排不仅延续了《北京西山那抹红》系列的创新基因,更凭借专业的创排水平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时代活力。

在剧本创作方面,主创团队均来自北京市曲剧团。他们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多次实地考察,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和情感脉络。为了打造精品,主创团队反复修改和打磨,从剧情架构到人物塑造,从台词修改到音乐创作,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在剧目舞美呈现方面,院团投入了专业资源,精心设计的场景力求逼真再现良乡的历史风貌。在表演方面,此次参与演出的演员团队全部来自北京市曲剧团的专业演员,进一步发挥北京曲剧表演的专业优势。

时代回响: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创排《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的一次有力呼应。这部剧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以及军民团结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发扬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凝聚起奋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北京西山那抹红——从良乡到北平》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军民鱼水情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剧将继续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为更多观众带来感动和启示。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剧能够在更多的地方上演,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感受军民鱼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