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街道优化“三个中心”为重点群体送上稳岗就业“大餐”

清源街道优化“三个中心”为重点群体送上稳岗就业“大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19 13: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做好精准就业帮扶工作,大兴区清源街道以“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服务中心、搭好资源中心、完善培训中心,健全15分钟就业圈,助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早就业、就好业。

优化服务中心 业务一窗办

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提供全方位的帮扶,持续完“家门口”的就业帮扶机制,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就业咨询窗口,为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中心定期开展窗口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围绕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范围、认定标准、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办理业务中的实用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和互动教学,帮助窗口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推动业务一窗办理。今年以来,共组织5场职业指导、岗位匹配、政策咨询等专场培训。

同时,街道指导各社区开展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宣传和咨询服务,构建全域公共就业服务圈,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居民一刻钟内享受贴心就业服务。

目前窗口可集中受理126项政务服务事项,包含公共就业需求登记、求职登记、岗位推介、就业失业登记等,并配有专人负责就业指导工作。

搭建“资源中心” 岗位精准选

为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积极对接企业用工与求职者岗位需求,中心积极链接优质企业资源,通过“清源e讯”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多渠道推送招聘信息及最新动态,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将岗位推介、政策解读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

此外,为落实就业人员帮扶政策,各社区就业服务专员通过电话摸排、微信沟通、入户走访等工作方式摸清失业人员家庭实际情况及就业需求,建立重点群体台账,并与24个社区劳动专干共商解决路径,形成“需求定位清单”,送“岗”上门。一方面,将低学历、缺乏工作技能、照顾家庭不能离家等问题分类探讨、精准施策,并走访辖区内的企业和共建单位,列出了企业“资源清单”,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针对普通毕业生和残疾人毕业生,采取“一人一档一策”的方式,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今年9月,居民张先生来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据悉,张先生自疫情期间失业,一直处于未就业状态。了解情况后,街道就业专员为李先生提供了上门“一对一”职业指导。帮助其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并制定了帮扶计划,为其推荐匹配的就业岗位。经过多次推荐,张先生成功面试入职外卖员岗位。

今年以来,累计帮扶700余人实现就业,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0余人,为求职者提供工程师、保洁人员、网约车司机等岗位信息3900余个。

完善“培训中心” 技能按需补

今年10月,街道围绕辖区“4050”群体就业需求,举办了为期3天的“技能培训手工编结培训班”,推动失业人员由无技能到有技能、“普技能”到“专技能”的转变,进一步增加了创业就业机会。

李女士是一位全职宝妈,孩子上学之后,她希望在家门口能够找到一份时间灵活的工作。在一次电话巡访中,她得知了街道组织开展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班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报名参加了培训。

经过3天的培训,李女士初步掌握了手工编织的技巧,“通过六节课程的学习和钩织,我掌握了一门新技能,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后来这也成为了我的收入来源。”从技能培训班结业后,李女士顺利找到了新工作。

据了解,此次培训包含了手工编织技巧、针法、基础钩编工艺等内容,结课后还可获得技能证书,实现在“家门口”的再就业。

民呼我扶助就业,精准服务惠民生,清源街道将持续推进重点人群就业帮扶,聚焦政策落实、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等环节,不断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打造清源特色“一刻钟”就业服务圈。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