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广为世人乐道,慕名探寻。因地域广袤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色、香、味和饮食传统,不断参与、推动和维系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
舌尖上的乡愁不仅是牵绊在外游子的味蕾密码,更可以成为一地一隅的品牌流量、发展红利和文化传播的软实力。
近日,一家浓缩了平谷元素的主题饭店“平谷味道”,在距离平谷城区60多公里的北京市朝阳住总地产大厦一层悄然开业。虽已是秋冬日,平谷味道里依旧古香古色、温暖如春,墙上的书画被灯光映射着,洋溢着暖暖的家的气息。餐桌上,一道道以平谷地方餐饮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菜品让人眼馋嘴也馋。
“两层面一层馅的平谷烙盒子一般在相亲饭上吃,圆圆的,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平谷味道负责人张宏千站在餐桌旁,向客人详细介绍每一道菜的由来,“我们把这道菜品带到市区,就是希望各位食客永远幸福美满。”另据张总介绍,在过去,新媳妇嫁到婆家如果露一手烙盒子,能做到盆光、案净、不漏馅、手不沾面,那绝对是走稳了当家主事的第一步。
“为什么叫‘一锅掀’呢?”芍药居正在这里家庭聚餐的张女士好奇问道。“这道菜最体现勤劳质朴的平谷家庭妇女的劳动智慧,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创造力。”介绍起菜品来,张宏千滔滔不绝,“在过去生产队时期,平谷的妇女不仅要在生产队下地挣工分,还要照顾家里人的一日三餐,如何实现家里家外兼顾,她们就向锅碗瓢盆的三顿饭抢时间,于是就创造了‘一锅掀’,上边放卷子,下边放炖煮的菜,一个锅里连菜带饭都出来了,既节约了做饭时间,又保证了味道的鲜美。因为食材更多样更讲究,现在的‘一锅掀’也叫‘一锅鲜’了。”
走进平谷味道的大厅,首先看到的就是“服务首都新发展,建设高大尚平谷”精美字样,下方桃花酒、桃木工艺品、黄桃罐头、小磨香油等“平谷好物”一应俱全,让人仿佛置身于平谷的乡村好物市集。右手边是闪闪发光的18个乡镇街道立体区位图,古香古色的门楼玄关上挂着“平谷肉饼”“平谷肉龙”“太后大煎饼”“烙盒子”等最受欢迎的菜品招牌。
“自今年9月试营业以来,平谷味道好评不断,特别是‘一锅掀’‘八七肉饼’‘萧太后贡米’等特色菜品,吸引了众多回头客。”平谷味道经理马丽娜介绍。
平谷地处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平原北端,距今7000年的上宅文化诉说着平谷作为首都农耕文明开端的历史过往,自古以来平谷就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平谷的饮食文化更是融合了中原、北方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地区的特色。经过几千年发展,平谷的饮
食不仅在味道上有了独属于平谷的个性,更融入了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近几年,平谷在打造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和首都桃花源世界休闲谷上持续发力,特别是农业高科技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批博士农场的农特产品走上市民餐桌。
平谷味道不仅仅是一家饭店,更承载了展示平谷文化和土特产的使命。饭店上下两层,拾级而上,随处可见平谷的特色产品,金海石、平谷土特产、博士农场好物、文创等。以前,京城坊间流传着一句话“要想吃得好就往平谷跑”,好客平谷虚怀若谷,待客上门品美食,一度平谷美食墙里开花墙内香,如今,平谷味道主动出圈,走进都市、走进商圈、走进时尚,这里正以真材实料的平谷味道、烟火气息的文化底蕴服务着八方来客。
“舌尖上的味道是我们最厚重的乡愁。”张宏千告诉记者,店里所有的食材均来自生态涵养区平谷,大蒜、大葱、白菜、博士农场西红柿、贤王庄的红薯粉条、赤松茸酱等等,确保了菜品原材料的绿色安全。同时,平谷好物的供应链已全链条架构完成,平谷文创、土特产等在这里都能买到,原产地的供货确保了物美价优。
如今,平谷味道正在成为一张色香味俱全的平谷新名片,传递着平谷人民对首都人民的热情,希望通过平谷味道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平谷、走进平谷、爱上平谷。(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