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构想是党中央面对纷繁复杂国际环境,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新特征,作出的重大区域战略决策,体现了党中央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大局考量。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概念,是乘势而上把握战略主动性的关键之为,贯通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立足点,将进一步优化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拓展战略纵深、构建“大后方”发展前线和安全防线。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培育壮大新增长极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框架内培育新动力源和增长极,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明显,但中西部内陆地区具有相当规模城市群,有条件形成巨大经济潜力和活力,作为“后方”支撑起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发展靠的是办好自己的事,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内需,做好东西部产业转移,用好用活中西部资源,构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体系,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和韧性,凸显特殊地理空间的经济单元作用,筑牢战略大后方的安全防线。另一方面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让国内市场成为全球瞩目的强力磁场,实现更深层次、更大空间的对外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新局面。中西部核心城市群是活力释放、内联外通的窗口,有利于打造内陆开发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实现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良性循环,巩固和发展中西部地区作为开放腹地参与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战略优势。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战略考量。重大生产力的调整、组合是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解决我国区域发展资源不均衡问题的现实路径。一方面是调整、组合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功能区开发的精细化管理。国家战略腹地的建设是依托相当经济规模的区域发展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功能规划以及政策手段激活积极因素并结合既有经济条件,调动中心城市腹地资源,围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方面向高精尖全球竞争力产业和关乎民生安全产业进行突破,在功能规划方面实现集中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城市群功能区,拓展公共服务,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引领区域精细化管理建设。另一方面是集聚战略性、政策性资源,形成“主核”城市腹地的新增长极。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不是单一、独立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战略一脉相接,是落实“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最高指示的实践行动。围绕中西部“主核”城市及周边区域,通过政策引导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载能行业以及劳动力向腹地转移,这也是解决产业转型与资源环境的破题之策,进一步提升战略腹地经济水平和促进“主核”城市区域间耦合发展。
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拓展高质量发展战略空间。一是因地制宜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充分发挥中西部腹地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食品轻纺等的战略支撑作用,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进一步鲜明新兴产业生态理念,依托龙头企业带头群团作战,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推动未来产业开局起步,在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面落地实施军民融合项目,实现产业增长动力转换。二是在“稳”与“进”中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立足稳中求进,在战略腹地已有产业链基础上,稳定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安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形成科创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协同的产业生态网络,加快构筑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长远竞争优势。保障基本初级产品供应,突破供给约束卡点和堵点,确保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在此基础上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向高质量、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迈进。三是培育壮大优质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战略腹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融创公司协同集聚发展的孵化空间依托。加大科创企业原始创新支持力度,大力攻坚断供“卡脖子”产业领域,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做优做强。政府要定期发布机会清单、场景清单,创造市场机遇和应用场景,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培优市场主体。
建强科技创新力量,坚实支撑起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大后方。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要利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发展与安全问题,共建国家级有全球话语权的产研院。要着力消除创新要素受行政壁垒的束缚影响,组建中西部的创新利益联合体,培育科学中心、医学中心、教培中心等,组建跨区域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建成大后方优质科创资源纵深承载地。二是全力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围绕更高创新水平开放的引进人才理念,可借鉴欧美发达地区对国际人才的引进政策,在重庆、成都等创新先进城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国际人才特区,为国际人才提供必要保障,筑巢引凤使人才留下来。充分发挥国际人才的全球资源优势,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引入国际创新要素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特区,借助跨国合作平台将标志性创新成果和产品推向全球。三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打造腹地建设产业链生态体系,深化央地合作,加大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等顶层支持,以更高水平推动战略性产业建圈强链。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推动全国知名高校与中西部高校联盟结对,构建新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立校内外科技人才角色变换、“理论前沿与市场反馈”交织互动新生态,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新样板。(作者: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航,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