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50余项配套政策全面落地

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50余项配套政策全面落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8 09: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5日,中关村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实施成效集中进行展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为科创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目前,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各项措施全面落地,累计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财税、人才等改革措施已在中关村示范区全域乃至更大范围推广实施。

中关村示范区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机制,通过推动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成果权益、收益分配、转化全过程管理、勤勉尽责机制等,为开展赋权改革工作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同时依据《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积极推广其它市属单位积极开展赋权工作。截至目前,共9家试点单位共开展64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赋权试点。

位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北京理工大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先赋权后行权”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之路。与传统的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相比,“先赋权后行权”模式,大大简化了所初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程序,有利于科技型公司的快速发展。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经采用“先赋权后行权”模式孵化培育了凝胶冰雪等10余个成功案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该模式实现快速转化应用。

同时,一批“耐心资本”也聚焦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较好成长性的优质企业开展股权投资,支持科创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陪伴它们逐步成长。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付军华介绍,去年设立的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就彰显着耐心资本特征,期限超过10年,主要投向早期和成长期科创企业,重点支持科创企业成果转化。截至今年6月,专项基金已投资6个项目,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科创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列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明确要求。作为中国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北京壹拾智检专注于农兽药残留、真菌毒素和病毒等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公司总支出的一半以上,已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市场需求的一手信息在企业,企业能真正掌握研发方向,从而带来生产力、科技实力的提升。”壹拾智检公司董事长曹振感慨,随着中关村示范区各项优惠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越来越强,企业更愿意在研发上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和壹拾智检公司一样,本市已有超1.1万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的政策红利。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