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居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通过整合现有大厅资源,围绕环境增值、服务增值、科技增值三点发力,推动政务服务从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环境增值 服务舒心办
走进清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干净明亮的办公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政务服务中心立足企业、居民实际需求,对大厅进行全方位更新升级,目前中心设立“网办自助服务台”,包含终端机1台、电脑2台、平板1台,以前残疾人士或行动障碍的老年人在大厅的综合窗口办理业务要跟工作人员隔“台”相“办”,现如今,面对面就能办成事。
此外,为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好办、易办、快办”,中心在大厅设有“北京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机”,可供居民查询、修改社保卡相关业务,居民无需到柜台等待,就有工作人员面对面指导,自己操作就可完成业务,真正实现随到随用、省心省力。
开辟红色学习的新阵地,中心在政务服务大厅的西南角增设了一处图书角,摆放着各种党政读物、政务法规等,供前来办事的群众在等待的间隙翻阅。
做实服务增值 贴心帮带办
为更好解决居民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政务服务中心构建“帮办代办”联动机制,充实“帮办代办”队伍,采用“专职+兼职+志愿”模式,将“帮办代办”服务机制融入政务服务体系,除了为行动不便、高龄、独居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外”,还提供“一对一”帮办的“保姆式”服务,灵活高效满足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截至目前,累计为居民提供上门代办服务160余次。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申领业务等办理周期长、流程环节多的业务,中心通过“超前”和“延后”告知,对办理事宜和所需材料、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告知,推动实现“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
此外,每天下班前对当日特殊案例进行分析,并设立“特殊事件”工作台账,写明解决途径,为指导同类事项办理提供借鉴。
聚焦科技增值 业务掌上办
打破传统分设窗口的服务模式,政务服务中心将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打造更加便携、高效、亲民的服务模式。线上,扩大“一网通办”阵地,公示个人版块及企业版块网办范围,并将全程网办事项上墙,居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办理所需业务;同时,通过“清源e讯”微信公众号推送政务服务小知识,定期录制发布“政务服务网办小课堂“系列视频,帮助居民”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积极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今年以来,累计协助群众网上办理业务1360余件。
线下,在商圈及居民密集区域引入智能办事终端“政务晓屋”和“智能一体机”,通过连线工作人员远程“视频”办,实现跨地域、协同服务、随时办,此外,在3个市级示范样板间社区配备便携IPAD,让网上办理随时随地触手可及。2024年上半年,“政务晓屋”办理量约1000件。
让数据“云上跑”替代群众“路上跑”,中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免证办”,在终端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库连通共享的基础上,居民可通过“京通”小程序授权调取名下身份证、户口本等20个电子证照,实现远程核验信息,避免因办事材料缺失来回跑腿。
接下来,清源街道将持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科学整合业务,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服务环境。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