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宏网 2024-07-11 15: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

深化创新与开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技术创新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美国限制向我国出口高端芯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围绕底层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面向产业需求,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促进数字经济集群化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企业,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强数字经济开放合作,积极搭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平台,打造利益共享的数字产业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快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形成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商产融合为主线的数字化发展模式。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制定,探索加入区域性国际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格局。

加快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加快产业数字化,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领域,有利于通过数据赋能、创新驱动、技术变革,加快实现生产工艺革新、生产效率提升、生产协同优化,并不断孵化出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全方位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各行业加快融合,促进农业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同时,数据要素具有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特点,具有乘数效应,能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显著改善生产方式,增强各行各业创新动力。数据的深度应用和价值释放还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形成以数据要素为纽带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动态交互、深度连接、协同增效的新格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要素的潜力,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应用,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引擎作用,实现各行业的数据驱动。通过数据要素创新形成新的赋能模式,推动重点场景中的海量数据释放巨大价值,特别是推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场景快速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质量。 要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要素互联互通,打破产业限制和地域限制,打通堵点卡点,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提升数字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建议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并加快制定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数据标注等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配套政策,以促进形成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降低市场主体获取数据的门槛,增强数据要素的共享性和普惠性,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作者:李锋,中宏观察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