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勇:塑造适应生产力跃迁的“新质”能力

杨宜勇:塑造适应生产力跃迁的“新质”能力

来源:中宏网 2024-06-27 15: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王镜榕 ) 在锚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之际,黄燕芬、杨宜勇担纲的《和工会干部谈谈新质生产力》一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深度解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塑造适应生产力跃迁的“新质”能力。

近日,中宏观察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杨宜勇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呼唤新质生产力

中宏网记者: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呼唤新质生产力?

杨宜勇: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呼唤新质生产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这种新的生产力形式能够催生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是解决环境问题与供给侧问题的需要。目前粗犷式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持续,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化解产能过剩、落后产能等供给侧问题,调整和优化生产力结构。三是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需要。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提升,需要发展能够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为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综上所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呼唤新质生产力是为了推动产业升级、解决环境问题、优化供给结构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以及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中宏网记者:人们习惯称呼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那么,请问,您如何理解老工业基地的“老”和新质生产力的“新”之间的关系?

杨宜勇: 我们说新始于勇气,而成于行动。“老工业基地”的“老”,其实是在描述一种历史积淀和工业发展的成熟度。它代表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技术工人众多等优势。而“新质生产力”的“新”,则更多地体现在创新、高效、高科技等方面,它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老是过去的新,新质是最新的新。老工业基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包括完善的产业链、成熟的技术工人队伍、以及丰富的工业经验等。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能够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它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艰巨的改革任务。此时,就需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老工业基地的“老”和新质生产力的“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老的工业精神只有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得到继承和弘扬,才能塑造东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宏网记者: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请你谈谈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杨宜勇: 众所周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说,这种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推动产业技术革命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同时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种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过程,有助于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平台,生产要素的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市场反馈更加迅速准确,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了重要目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就业创业和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四是有利于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综上所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中宏网记者:你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有哪些?

杨宜勇: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要实现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必须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二是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三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四是实现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五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优化政策环境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上述这些关键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这些环节上取得突破和进展,才能真正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塑造高素质新型劳动者,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宏网记者:您在书中提到,“工人阶级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如果广大职工队伍要成为主力军,他们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

杨宜勇: 拥抱新质生产力,广大职工必须具备非凡的能力。一要持续深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种提高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跨越式的。因此,职工们迫切需要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这种台阶式变化。二要开拓工作创新思维。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职工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三要强化团队协作效度。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职工们需要强化团队协作,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才能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四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这其中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五要密切关注行业和企业发展趋势,以便及时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六要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七要注重培养领导力。对于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职工来说,培养领导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通过带领团队、参与项目管理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广大职工队伍要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塑造自己的新质工作能力,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

中宏网记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工会干部应该实现怎样的自我“创新”“更新”,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呢?

杨宜勇: 奋发向新,方能追求更好的自己。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挑战,千万不能等靠要,工会干部确实需要在产业工人中率先实现自我“创新”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这一过程。一要培养工作创新思维。鼓励自己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学习并掌握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如设计思维、敏捷开发等。定期组织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和创意研讨会,激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工会干部也需要以个人冠名的工会工作室,形成品牌效应。二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与工会基层工作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发展动态。三要持续提高实践能力。带着问题学,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尝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定期总结和分享实践经验,促进团队的学习和成长。四要提高数字化技能。学习和掌握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工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建立在线服务平台、优化工作流程等。培养对数字化趋势的敏锐度,及时了解和应对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挑战。五要强化领导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工会干部要学会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高效协作的团队文化。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关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六要建立开放的心态。保持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开放态度,愿意接受和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与不同领域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鼓励团队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团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七要持续地自我反思。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寻求改进和提升的方法。鼓励团队成员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共同促进团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工会干部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实现自我“创新”和“更新”,为工会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镜榕)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