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数字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了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消费潜能的重要性,而数字消费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1]“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促进政策”,这充分表明了政府对数字消费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数字消费是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消费方式和消费管理模式。数字消费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消费模式向更高级形态的跃迁,有助于打造崭新消费增长点,引领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加速全社会消费模式的变革。数字消费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引擎,以其巨大的潜力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活动涌现,为经济增长开辟出更加广阔的空间,成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既是适应数字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的重要举措,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消费对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凸显
数字消费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数字不仅从“需求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更将从“供给端”的产业层面催生一系列深刻变革。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进程,是驱动产业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消费发展的“底座”和“基石”。线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型数字消费模式的涌现离不开数字设施和数字技术的支撑,只有高速、稳定、安全网络环境和数据处理能力,才能满足新型数字消费模式的需求,5G、光纤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信卫星等数字技术发挥新基建的头雁作用,为各类数据要素的积聚、流动和高效匹配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数字消费推动企业向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化生产转型。为适应数字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内部流程和生产方式,一方面可以打破部门壁垒、加强跨部门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全面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产能灵活转换能力。最后,数字消费从根本上转变了制造业格局,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这种升级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效率,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培育数字消费将有助于更好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数字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为经济增长点燃“新引擎”。 一方面,数字消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局限和束缚,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优化了传统消费的流程和体验,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购物、娱乐等产品或服务消费,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观念,释放消费潜能。另一方面,数字消费激活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提供多样性商品和服务的可能,此外,通过大数据驱动的用户数据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推出更加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借助智能推荐功能,企业能够向消费者推荐更符合其个性需求的品质商品例如,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场景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供需的精准匹配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服务附加值。
数字消费驱动消费场景创新,为经济增长拓展“新空间”。 首先数字消费催生“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消费者可以沉浸在虚拟的购物环境中,体验全新的购物乐趣;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需要,远程操控室内温度和湿度,推荐适合的音乐和娱乐内容,实现家居环境的个性化调节。数字消费可以实现从消费产品、消费服务到消费场景迭变的消费结构创新升级,不断激发“新热点”、丰富“新场景”,数字消费场景的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其次,数字消费催生消费领域各场景跨界融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如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型消费场景,将社交、娱乐等元素融入购物过程,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运用大数据分析打造IP联名,将IP与商品、服务、空间等结合,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消费场景,促进商家跨界合作同时延伸消费者消费习惯跨界。最后,数字消费以“场景+平台+生态”为载体,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产品消费与服务消费融合以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融合的新特征,这种全链路的服务能力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创新和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深化新兴数字技术赋能效应。 为不断拓展数字消费增长新空间,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数字技术的潜力,释放数字消费的潜力。首先各地政府要把握好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的重大政策机遇,加快5G基站、5G商用网络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让数字通信技术有效支持数字消费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控性。其次积极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全面提升数字智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从单一“流量信息消费”转向多元“数据智能消费”。最后搭建以人机交互为核心的虚拟消费平台,创造沉浸式消费环境,破解消费疲弱难题。
丰富数字消费产品服务供给。 优质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的重要前提,要坚持数字赋能、标准引领和品牌打造“三箭齐发”,以高质量数字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数字消费市场需求。首先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推出更多高科技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数字消费产品,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其次,支持企业采用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注重数字消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最后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卓越、品牌竞争力强的数字“国潮”品牌,完善品牌建设、培育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夯实高品质数字消费供给基础。
培育多元化数字消费新业态。 为转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注重加强多元化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培育,释放消费潜能。首先要加快推动传统商业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等新模式,探索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数字零售新业态,深挖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文娱等数字服务等新价值。其次积极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探索元宇宙与消费融合的新业态,构建虚实联动、沉浸体验、场景开放的消费新模式。最后,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数字消费平台企业,在数字消费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平台企业,形成数字消费的良好生态。
优化数字消费良好生态环境。 保障数字消费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不断优化数字消费市场环境,完善数字消费监管与治理,促进数字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数字消费的健康发展。首先建立容错机制,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数字消费发展,促进数字消费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建设,优化对数字消费领域企业的税收征管措施。其次持续优化数字消费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的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提高数字消费市场的效率,激发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最后建立健全常态化数字消费监管机制,包括推进监管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实现以数字监管数字,以技术监控技术的目标,解决数字消费过程中的价格歧视、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关键问题,有效维护数字消费市场秩序,构建健康的数字消费生态。(作者:丁雪辰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讲师,王楠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服务业发展与数字化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1DTR05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