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教融汇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

以科教融汇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4-11 13: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遵循“生产力—资源—动力”的逻辑链,将科技、人才、创新统合到一起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地谋篇布局,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对大国崛起规律、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把握好科技、人才和创新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要讲究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化以此契机抓住机遇,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恰是解决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助力产业延链补链的必然选择。北京公布2023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要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布局,北京将协同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试点工作,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试点工作。推动扩大高职毕业生专升本比例,研究高水平大学以自主招生形式招收优秀高职毕业生。

一、深刻理解科教兴国科教融汇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用高质量教育培育人才,使人才成为创新的主力军,用创新引领技术发展,用科技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建设,坚定不移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创新强国道路,为我国顺应时代需求进行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必要条件。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出现多达几十次,是最热的高频词之一。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10年来,成就非凡。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 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跃居2022年的第十一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把握好科技、人才和创新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要讲究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技术文化素质,加速发展中国式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创新在我国职业教育劳动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技术强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评价机制改革。只有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建设。

二、准确把握科教兴国与新质生产力整体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格局

我们要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联动、共同推进,以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立德树人,用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激发动能,使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源源不断涌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注入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也面临不可忽视的风险挑战。我国也面临教育体量世界最大,发展还不平衡,群众教育需求差异很大等现实问题。而推进和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的应运而生就是解决群众教育需求与制造强国需求的有机结合。要加快建设职业教育本科,提升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以高质量教育支撑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新一代职教人肩负使命坚持三全育人谱写新时代教书育人新篇章,续写职教事业新质生产力新征程。深刻认识到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有效措施,要及时在工作中及相关领域内推广新质生产力。在工作中发现具有较好示范效应的新质生产力改革措施,要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在工作中发现对新质生产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以上升为制度性成果的,及时总结提炼,并配合领导指示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符合条件的在相关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建设领域复制推广。

三、新征程助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融汇职业教育本科新质生产力人才战略

在当前保护主义盛行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陡增,凸显了技术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聚焦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关键技术。同时,要坚持国际视野,聚焦世界技术发展前沿,紧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形势,以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技术自立自强,抢占世界技术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新质生产力技术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推动实现新质生产力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当前,我们国家技术人才规模不小,但是人才结构方面、人才水平方面还有不足。特别在优秀人才方面、在技术领军人才方面、在卓越工程师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这些也是我们在人才工作方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盘活新质生产力的人才资源、发挥人才效能、激发人才动力,就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确保人才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打造精心用才的布局,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做到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要建设新质生产力用心聚才的高地,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造就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技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第一任务,把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人民生活更好发展作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时,要高度重视青年技术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主力军。深刻认识到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有效措施,要及时在工作中及相关领域内推广新质生产力。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质生产力全面发展的严峻挑战。全球视野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待根本性改变,以科教融汇助力中国式职业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将迎来新的变革与创新。(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程云艳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黄冠利、师海歌、高蕊 编辑: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