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传播新思考

新质生产力传播新思考

来源:中宏网 2024-03-27 11: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3月21日电 在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际,“中宏论坛——携手高校中宏观察家面对面(清华篇)”网络直播活动,于3月20日下午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

聚焦“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杭敏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接受现场访谈。以下是杭敏教授的访谈实录:

推动新时代生产力理论再创新

中宏网记者:在新时代提出新质生产力,您怎么看这个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它的特殊的内涵?

杭敏: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我的学习体会是,新质生产力从它的内涵和要旨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对于生产力理论的一种创新。

从理论角度来看,它既包含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等概念,有先进技术驱动下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将获得提升的意涵,也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对所有生产力要素进行创新组合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强调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发展,一种绿色的发展,而在这种绿色发展在技术的引领下表现出特别明显的优势。例如,生物制造技术就是以技术引领带动的高质量和绿色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也是一种绿色生产力。

同时,新质生产力强调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性组合,通过这种创新性组合带来产业整体的更新换代和递进发展。今天我们常说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都代表了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

中宏网记者:美西方对我战略围堵和“卡脖子”,反应了我们的发展短板,在这些背景下您怎么看新质生产力,以及其在新闻传播学科的体现?

杭敏: 外部环境确实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如何在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以及高质量发展中找出新动能,这是今天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因。我理解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是以前沿和高端技术作为推动、作为带动抓手来进一步推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在这样的新技术带动下,我们从原来的跟随者变成了现在的引领者。例如,刚刚陈国强老师提出了许多生物制造的前沿技术,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的生物制造已经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带动形成整个产业链完整发展的领先格局。

如果说到新质生产力和新闻传播学科的结合,起码有两方面,一是在新闻传播的教育研究发展当中,如何去更好地贯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二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新闻传播的学者和业者如何通过传播来推动整个社会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从第一个角度来看,新闻传播学科如何去贯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特别重要的就是促进跨学科之间的融合,特别是技术融合。我们常说到智能化技术、新媒体技术和媒体的融合发展,这些都是学界和业界的关注重点。今天各位专家相聚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实验室当中,我们有智能显示内容集合、澎湃的数据挖掘和处理终端等等,这些都是以新技术带动的跨学科融合在新闻传播学科的体现,也是新质生产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

以全球视野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因地制宜?如何精准地施策做到因地制宜?

杭敏: 我刚才讲到,新质生产力是以前沿高端技术作为抓手,对于现有的生产要素的一种创新性的整合。从这一角度来看,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个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做的是对各地的生产力要素,资源禀赋等等做出整体梳理,根据不同区位特点、发展状况和文化特征等来定位资源优势。同时,基于资源特点来进行生产力要素的创新组合。如果我们将专家的前沿技术和各地的资源禀赋以及生产力要素特点相结合,就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去搭建平台,设立纽带,推动各方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将前沿技术和各地的需求以及资源特点相接合,推动形成发展优势。所以,在对接技术和生产力资源的过程中,做好精准传播,我们媒体人大有可为。

中宏网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跨学科、交叉学科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传播学者,您怎么看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育?

杭敏: 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人才,一是需要跨界融合,二是需要终身学习。

新闻传播是开放型的应用性学科。我们常提到“新闻传播+”的概念,即将新闻传播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形成跨学科优势。比如,刚才各位专家提到精密制造、合成生物等科学前沿,这些新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科融合交叉就形成了科学传播、技术传播等新领域;还有,新闻传播和生命医学和数据科学的交叉等,形成了健康传播和数据传播等。我所在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在这些领域都有拓展。这样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当然,要培养这些复合型人才,无论对学习者,还是教育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们还存在不少知识壁垒需要去跨越,这也确实是教育中不小的挑战。

要应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要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学习没有边界,也没有终点。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保持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氛围,以适应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让世界读懂“新质生产力”

中宏网记者:作为传播学者,您对做好“新质生产力”这些中国原创成果的大众传播和对外传播等,有何建议?

杭敏: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高语境国家,我们以表达的概括性和凝练度为要旨,因此在传播中我们注重语言的精炼;而不少西方国家是低语境文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水平不高,所以,对外传播中,我们需要应用更多具体而生动的例子来表达。同时,在对外传播中,我们也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既介绍中国的国情特点也结合全球发展的需要来进行阐释,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国际传播的效果。

中宏网记者:有网友提问,如果对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中学生介绍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您会如何介绍?

杭敏: 向美国的中学生介绍新质生产力,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因为他们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发展,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状况,他们一定会去思考后面的驱动力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生产力角度给他们去进行解释,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这也是我们需要推动和促进人文对话和交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那么不容易呢?是因为目前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带领的清华经济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最近一直在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海外传播,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新质生产力英文表述就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调整过程。从起初New quality productivity的翻译,到后来的New productive force,再到现在的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的译法,我们在一步步调整和提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要传播好这样的重要理念,我们也需要积累更多的鲜活案例、现实做法和典型故事,有序推进受众的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有效的国际传播。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