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新”启航新征程

以“三新”启航新征程

来源: 中宏网
2024-03-27 11: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3月25日电 在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之际,“中宏论坛——携手高校中宏观察家面对面(清华篇)”网络直播活动,于3月20日下午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出席论坛并致辞。以下是周庆安院长致辞实录:

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中宏论坛第47期研讨,也是“携手高校中宏观察家面对面”首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尤其是在两会刚刚胜利闭幕之后,如何更好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贯彻两会精神,我想围绕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任务,以及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中国重大原创经济发展概念如何更好贯彻落实,我们的专家、学者、师生们将会展开非常丰富而且深入的讨论。

今天,我想从三个“新”角度分享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个“新”,是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中国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建设时期,2024年,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的“十四五”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明年我们就要进入到收官之年,大家看到,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推进,尤其是随着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最近一两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走过疫情三年之后,中国重新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当中,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如何更好地同频共振,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的历史性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起到更重要的引领。我想在总书记的擘画之下,我们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这样的历史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新”,就是“新质生产力”概念。 这个概念从去年总书记提出到今天,它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也是我们在不断深入学习贯彻过程当中,不断领会和理解的概念。大家可能都知道,新质生产力既包括了我们说的技术革命,又包括了生产要素的进一步的创新型的分配,当然还包括了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深度发展,这个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双循环”的概念,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新质生产力并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要素和技术创新的概念。我想也包括在我们的学科建设,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我们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必须要引领和牵引的一个目标,所以我想今天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题,中宏网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经济传播研究中心一起来携手讨论在新质生产力的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的推进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三个“新”,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面临非常重要的新型学科建设任务。 这也是今天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新话题。大家都知道,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启之后,对于所有的学科建设来说都面临着很重要的历史,如何有效的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壁垒?新闻传播可能从大家传统意义上理解,它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艺术,那么,今天大家发现讲故事处在一个非常多元的场景当中,这个新场景既具有技术性的新场景,又有用户的新习惯,比如,大家现在都不看传统媒体了,都用移动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新的平台、新的渠道获取新闻,同时还面临新一代受众群体,以在座的各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我们更广大的学生为代表的90后、00后,甚至更新的一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界限正在逐渐变得模糊,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们要构建一种耗散型的学科结构,它必然还有一定的学科中心,但更多是通过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边界,不断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交流、融合,重新寻找自己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新质生产力牵引之下,这是我们整个学科的新定位。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看到陈国强教授、刘新军教授、刘大成教授其实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制造、精密制造、互联网产业等等,我想这些学科也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实践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对话,培养出能够真正意义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适应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人才。所以,我想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这样重要的任务,以及我们今天面临的非常艰巨的历史使命,都推动我们更好地去面对这个话题。

因此,我相信,而且期待今天的论坛,其实只是一个开端,今后,一方面我们学术界和业界,清华和中宏网会有更多的深入交流,另外一方面,在学术界的不同领域,包括我们的新闻传播领域,包括我们的经济领域,包括我们的产业制造业领域等进一步的深入对话,其实会开启更多学科交叉新的增长,我想这也是我们未来在人才培养,在清华大学的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下,我们应当做的事情,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