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开放 全球新机遇 投资中国2024北京专场活动举办

3月26日,由商务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及配套北京专场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专场活动以“北京新开放 全球新机遇”为主题,面向世界展示北京发展新优势和新机遇,吸引了全球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外国商协会代表、港澳台企业以及侨商代表等200余名嘉宾出席,共话合作新愿景,共绘发展新蓝图

北京新开放 全球新机遇 投资中国2024北京专场活动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6 19: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6日,由商务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及配套北京专场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专场活动以“北京新开放 全球新机遇”为主题,面向世界展示北京发展新优势和新机遇,吸引了全球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外国商协会代表、港澳台企业以及侨商代表等200余名嘉宾出席,共话合作新愿景,共绘发展新蓝图。

机遇之城亮多重利好,为企来京投资注入强劲信心

近年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这背后与我国出台的系列利好政策密不可分。会上,国家部委对近来备受跨国公司瞩目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系列稳外资政策进行宣介,系统介绍政策内容及落实情况等。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方新平就数据跨境管理政策作政策解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严芳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进行解读。现场聆听有关解读后,参会嘉宾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进一步寻求在华投资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对北京发展新机遇进行推介。司马红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出发,阐述了“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蕴藏的巨大能量及发展机遇。并表示,近年来,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北京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累计落地5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成功吸引和推动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迭代推出170余项先行先试措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北京消费市场活跃,当前正着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打造2至3个千亿规模世界级商圈,希望大家把握北京高水平开放机遇,用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加快在京布局,把更多新产品、新服务和世界知名品牌引入北京。

“全球服务伙伴计划”全面开启,邀企来京兴业尽展诚心

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发布了“全球服务伙伴计划”。朴学东用“1+9+8”对“全球服务伙伴计划”进行了介绍。“1”是指一个目标愿景,即集聚和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各类服务业企业与服务机构。“9”是指面向“两区”建设的9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全球招募伙伴,包括科技服务、文旅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8”是指为“服务伙伴”提供8项集成服务,包括政企高层对话、顾问咨询、政策匹配、诉求对接等。

现场还为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瓦里安医疗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等9家近期新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授牌。会后,120余名跨国公司高管、外国商协会代表等前往海淀区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开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实地感受北京开放发展新活力。

擦亮“北京服务”品牌,便捷高效服务尽显暖心

本次活动设置了线下洽谈环节,各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跨国公司高管、外国商协会代表以及港澳台企业及侨商代表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介绍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园区和引资政策,邀请企业来京投资兴业。此外,现场还为与会嘉宾准备了“两区”最新政策和外籍人才在京服务指南等,为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在京创新创业提供指引,尽显“北京服务”的贴心和暖心。

北京不断迭代

推出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此外,北京始终关注外资企业、外籍人士的需求,致力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为外籍人士在京工作、学习、生活、旅游提供便利。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推介环节也特别提及,在机场服务方面,两大机场均开设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还将建设机场综合服务中心,让大家一到北京就能享受到咨询、支付、旅游、交通和电信等一体化服务。

司马红表示,下一步,北京将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框架,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擦亮“北京服务”品牌。(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