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了床的老年人换胃管尿管怎么解决?下不了楼的老年人理发洗澡怎么解决?鳏寡孤独老年人在家中出现意外怎么解决?活力人群的多元需求怎么解决?大家都关心的老年餐供应主体单一问题怎么解决?这五个问题,是当前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最头疼、最麻烦、最担心的事。为破解这个时代难题,12月20日,东花市街道召开“养老在花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行体系启动仪式。
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卫华、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副书记、区民政局局长肖华强,区民政局副局长刘静,东花市街道养老服务形象大使郝金明,东花市街道工委书记张之泽以及东花市街道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启动仪式。
伴随着歌曲《越来越好》的动听旋律,启动仪式拉开了帷幕。在集体观看了东花市街道养老工作宣传片后,街道工委书记张之泽从背景、依据、管理内容、管理目标、路径与方法、服务清单、亮点与成效、经验与启示等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构建“养老在花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行体系,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张之泽书记指出:一是对于常年卧床的老人,协调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给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换胃管、尿管等服务;二是对于下不了楼的老人,养老驿站提供上门助浴、理发等一系列贴心服务,各社区统筹辖区理发店和公益组织提供补充服务;三是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开展“一元钱智慧养老”服务,免打扰式24小时感应老人的活动数据;四是对于身体充满活力、爱好广泛、需求广泛的社区活力老年人,社区通过扎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及学堂活动质量,让老年人学得满意、玩得开心,同时把文化养老与党员党课、常态化教育、党日活动紧密结合,把活力人群凝聚起来,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动能;五是对于大家都关心的老年餐问题,引入多家具有不同风格的餐饮门店,以可口美味、安全的餐食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建立老年人助餐网络,把选择权交给老年人;六是开展“小修小补送温暖”便民服务,引入地区修鞋、开锁、配钥匙、裁衣、缝纫的门店,全面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类需求。”
东花市街道商会会长、东花市街道养老服务形象大使“牛爷”郝金明现场表示,街道在养老问题上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创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出了“急难愁盼”养老服务清单,清单内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便民、餐饮、文化等,为辖区下不了楼、下不了床、有生活上需求的老年人解决了很多难题。希望大家携手并进,继续精诚合作,一起打造“养老在花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行体系新名片。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老年幸福餐桌服务团队、社区助老服务团队、活力老人团队、一天一元钱养老服务工程团队、“小修小补”服务团队等为老服务优秀团队授旗,向社区老人代表赠送服务清单。
据了解,东花市街道紧密结合实际,成立居家养老工作课题组,展开覆盖8个社区33个小区1.48万老年人的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深入了解老年人实际需求。经过走访17位“下不了床的老年人”家庭、286位“下不了楼的老年人”和270位“鳏寡孤独老年人”,与“活力人群”开展30余次座谈,紧紧围绕老年人最头疼、最麻烦、最担心的事,制定了“四类人群”和“六个事项”的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全面覆盖、指向明确、多方联动、精准对接、落实落地,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是生在花市、长在花市的见证者,这些年,街道在居家养老工作上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社区有很多好玩的,我最喜欢打乒乓球,还有唱歌。”提及自己的养老需求,家住东花市南里社区的刘淑萍赞不绝口:“社区还会定期还会举办健康讲座、义诊和有意义的党日活动,能学到很多知识,真的很不错。”
下一步,东花市街道将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运行,为服务基础“加码”,扎实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生活“加温”;积极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服务发展“加速”;让辖区老人体验东花市居家养老最真心的承诺、最温馨的服务,将专业化、精准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送到辖区老年人身边。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