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和艺术跨界的形式 与《我的艺术清单》一起辞旧迎新

以阅读和艺术跨界的形式 与《我的艺术清单》一起辞旧迎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27 12: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2023年接近尾声,央视综艺频道(CCTV-3)的文化艺术访谈类节目《我的艺术清单》也已经陪伴大家四个年头了。该节目通过邀请科技、文教、经济等各界重量级嘉宾,分享曾陪伴他们奋斗历程,给予他们精神力量的经典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时代人物新时代的艺术表达,嘉宾们这一张张艺术清单,构成了我们多元的生命。

年终岁末,12月26到28日,观众得以再一起跟着“跨界艺术家”主题策划、“《红楼梦》众人谈”主题策划、“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书单”主题策划,通过回顾著名作家、舞蹈家、跨界艺术家以及学术研究者们的采访,去发现艺术对生命与成长的作用,并去探索一张属于自己的艺术清单。

茅盾文学奖作家们的书单

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陈彦带来的书单是《史记》。

从《西京故事》《装台》到《主角》《喜剧》等十余部小说,陈彦的作品往往以叙述底层故事为主,为小人物立传,反映中国时代变迁。

他介绍说,自己曾通读《史记》四遍,仿佛打开了另一通道,后来还把《报任安书》背了下来。

“《史记》的历史和过往的略有不同,我认为它大量地提高了平民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创作者,我觉得司马迁是一个剧作家,我们后续很多的戏剧作品都来源于此。”

而凭借《暗算》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麦家,和我们分享了对他有意义的一本小说——《林海雪原》。从这本书中,麦家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截然不同,这也给他埋下了第一颗想要走出村庄的种子。可以说,如果没有那颗“种子”,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军旅生涯的经历,就没有后来精彩的《解密》《暗算》等一系列文学作品。

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作家徐则臣开出的书单是《围城》。节目中,谈到第一次读到《围城》的感受,徐则臣用“惊艳”二字形容。

作为其文学启蒙之一,徐则臣多次盛赞这本书,“其语言之美,思想之美,这本小说真的是充满了睿智。”

《围城》创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活在当下”,在现今无数的新媒体视频中,《围城》的人物、金句,仍旧是今天的流量担当。而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方鸿渐”、“唐晓芙”、“孙柔嘉”这样的人。

著名女性作家乔叶在撰写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时,学术书籍准备之一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当年给研究生上课的讲稿,现在还是高中生的阅读书目之一。

经典的作品常常能穿越漫长的岁月,跨过时空影响一代又一代。当新一代人用他们的语言重新演绎、诠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也能继续发扬光大,传统的艺术得以优化、延续。

跨界艺术家们的艺术清单

常有人问,科学与艺术之间有什么关系?

杜祥琬先生曾在节目中回答:“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会合。”在他看来,当科学和艺术做到一定高度,追求的都是真善美。

杜祥琬是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激光领域的带头人,曾参与研究氢弹的突破及小型化。而他记忆里的第一首歌,是母亲唱的《吕梁》,歌词振奋人心,让杜祥琬早早地将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而在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时听到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更是让他确立了座右铭:人生虽然短暂,但是要活得有意义。这也奠定了他回国后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志向。

作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王院士文理兼修,通今博古,因此喜得雅号“院士诗人”。他个人特别喜欢音乐。在节目现场表演了一首《山楂树》。在口哨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诗和远方,看到了他的大爱。

这些年,王院士还把自己的科技奖金拿出来设立科研基金,而谈及对年轻学子们的叮嘱,王院士谈到了爱,“无论做科研还是从事文学艺术,都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爱社会、爱科学技术、爱文学艺术、爱生活、爱人生、爱宇宙、大爱无疆。”

而另一位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也和我们分享了他对艺术和科研共通之处的理解,“学习最古老的艺术和研究最前沿的科学一样,都需要钻研、领悟和创新。”他还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小时候和京剧名家马连良做邻居,耳濡目染地完成了艺术启蒙;而据说高中时也因为歌唱得好,差点被选进专业昆曲院团,因此在节目中,王小谟院士还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合作表演了经典曲目《凤还巢》。

“科学和艺术都有很多学问在里面。首先你要进门,进门你要善于学习,抓重点。科学也一样,不是凭空来的,都得学,学完要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你要钻研、肯学、坚持不懈,还有创新。”遗憾的是,这位差点成为艺术家的科学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还有那句“在高潮时不要忘乎所以,在低潮时要有信心,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将永远留在节目上,留在我们心中。

如果说艺术带给王小谟的是创新思维,那么艺术带给程不时的,就是飞翔的灵感、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先生家里的宝贝除了飞机模型,还有一把“一百多岁高龄”的小提琴。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担任管弦乐队的首席和指挥,而在本职工作中,他也同样延用了这样的“智慧”,带着团队伙伴们完成复杂的飞机设计工作。在研究飞机设计之外,程老热爱音乐、美术、哲学、文学、戏剧,他说艺术使自己能以更广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因此,他还受邀为一部关于飞机设计的电影做编剧。他说:“其实我是想传达一种开放的思想。不是每个人只有那么一点等因奉此的东西就能对付一生,人可以放大了来想各种东西,可以编曲,可以编剧……我一直在追求创造力的发挥。”程老还分享,每次出差经过北京,都希望得到三个机会,机会一:看一次话剧,机会二:听一次交响音乐会,机会三:看一次油画展览。

一张清单,一份生活提案,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群“跨界艺术家”身上,我们看到了创造力的集大成,看到一群科学精英们在艺术海洋中找寻创新和灵感。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艺术融合,并在这种交融中看到更丰厚的世界。(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