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科研还是实践,创新是第一动力。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粮食生产都必须放在第一位。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农业永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11月2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举办了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暨2023年度全国农林高校校长论坛、世界农业科创投资论坛、世界农业企业家论坛、国际农业交流合作论坛,全球青年论坛、未来食物助力营养健康与环境可持续论坛、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多场会前论坛。
深度链接产学研,共话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
面对全球农食系统的挑战和机遇,即需要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别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产业创新,更需要加强世界各国之间,以及产学研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大会通过专题论坛和平行论坛相结合,深化产学研各领域的纵向深化和横向联合,如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暨2023年度全国农林高校校长论坛邀请到78所国外涉农高校代表参会,围绕“农业多学科交叉创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如何推动大学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农业高等教育”“高质量国际合作新格局构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等主题畅谈经验成果,交流心得感悟。
汇聚创新力量,搭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农业食物系统(简称农食系统)是推进全球食物安全与营养安全保障的重要载体,未来全球和各国的农业食物系统都需要向更营养健康、更绿色低碳、更高质高效转型,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11月2日举办的多场会前活动,以创新为关键词,邀请农食系统各领域创新者代表及领军人,分享未来食物、低碳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前沿成果、最新技术及优秀案例,为推动农食系统转型贡献更多的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
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驱动创新创业项目加速成长,世界农业科创投资论坛在会前接连举办两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优秀农业科创企业及行业独角兽企业,征集遴选了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脱颖而出的10个项目于11月2日举行最终路演,吸引了近百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国内农业创投基金现场观摩。
为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投联合体共同携手成立农业中关村路演中心,并将于大会期间举行揭牌仪式。大会期间还将发布博士农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器,以及《世界农业食品行业独角兽100强报告》,并启动世界农业隐形独角兽企业研究院揭牌仪式。创新驱动,资本赋能,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培育鼓励创新的深厚土壤,共创未来农业。
面向世界和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代表着创新,更代表着未来。在今年7月6日举行的“WAFI大咖对话”中,大会咨询委员会主席Kenneth M. Quinn和孙其信在对话中智慧碰撞,在谈到如何更好地办好大会时,Kenneth M. Quinn创造性地提出:“我想我们应该有百名学生的参与,‘老中青’混合并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全球青年论坛应运而生。11月2日,来自世界各国近150位优秀青年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经济政策、自然科学、创新创业三大主题,热情分享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实践与收获,并与世界范围内的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一起,探讨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关注青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架起了全世界青年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深切关怀和实际行动激发青年一代的行动,鼓励更多层次创新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农食系统面临的挑战。
备受关注的世界农业企业家论坛,邀请到国内外20余位知名涉农企业家,围绕“农食系统转型中的企业家领导力”“发展中地区的农食转型”两大主题,交流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探索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世界可持续工商理事会执行副会长Diane Holdorf表示:改变农食系统还需要“推动型”的政策环境,需要全世界加强交流探讨,需要各方加强合作协作,需要整个农食系统更加包容、开放、透明。论坛还发布了《食物系统转型首席执行官指南》中文版,由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先正达集团共同发起的农食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合作中心正式宣告成立,为应对气候变化并帮助减碳,推动农食系统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并全力肩负起全球农业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邀请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优秀青年齐聚中国,分享创新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寻找合作契机,携手促进全球农业和经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