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中向好寻求新机遇

中宏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王镜榕)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尽管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但我国外贸运行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中向好寻求新机遇

来源:中宏网 2023-07-23 18: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王镜榕)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尽管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但我国外贸运行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向国内国际投资者释放了积极信号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如何把握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心,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青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简称:深改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从经济环境来看,我们正处于疫后消费和经济恢复阶段,以宏观经济问题为导向的中长期调整优化至关重要,在始终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新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制度完善等一系列结构性调整,不仅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寻求新发展契机。”何青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碎片化、集团化趋势明显,国际贸易与投资更为保守,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中流砥柱的力量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通过制度设计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保障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紧密联系,不仅向国内国际投资者释放了积极信号,也能发挥中国力量改善国际市场的整体环境,积极担当国际责任并维护开放自由的国际秩序。”

何青强调,总体而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说是疫后经济高质量转型和经济政治复杂局势中的必然之举、破局之举。

加强政策储备,防范系统风险

“在稳中向好的经济环境下,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以全新面貌迎接国际社会的新伙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研究员蒋东明告诉记者,刚刚召开的深改会二次会议强调,要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蒋东明表示,在保障现有制度建设基础上平稳过渡,才能找准“新”方向,提出“新”举措。目前整体经济正处于稳中向好调整阶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强政策措施储备的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能力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以及货币信贷持续增长。而面对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需要在市场化的机制下,通过充足的政策工具保持合理均衡的水平,围绕预期管理,防范大起大落而损害投资者信心。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将直接影响着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自主性,包括政策制定自主性、研发创新自主性和国际话语自主性等等,同时要拓展有效政策工具储备,以全力应对农业、卫生、金融等诸多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系统性风险。

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立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的设计将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简化行政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公平公正监管,抵制不正当手段促进合理竞争,推动资源要素有效充分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蒋东明强调,今年中国资本市场启动了注册制改革,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着重大变革,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金融资源积极涌向新兴企业,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持续增强的同时,结构性优化以及金融监管也有效控制了系统性风险,这是现在以及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方向。同时,制度设计要重视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推动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为了切实建设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宏观层面做好系统性协调,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采取具体措施,”何青强调,在降低各种壁垒、放松准入条件等基本前提下,差异化地引进国际投资,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劣势,为资本、人才、科技和信息等经济要素引入提供相应支持,避免大水漫灌和恶性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监管缺位。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