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民族文化精魂 让中医药文化泽惠全人类

植根民族文化精魂 让中医药文化泽惠全人类

来源: 中宏网
2023-05-10 19: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宏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王镜榕)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

《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质丰富,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趋于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不断壮大,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中医药海外传播半径不断延伸,中医药“走出去”步伐更加坚实。

发现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这个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工程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振兴的八大工程之一,这个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文化,一个是非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比如重要古籍的整理、挖掘、抢救非常重要,我也参与了《中华医藏》的整理,具体负责黄帝内经这一类图书。”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告诉记者,经过近些年的收集挖掘,发现有好多图书版本散落在国外。怎么抢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手抄本,古本,还有一些善本等,像这些,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同时,物质文化还包括过去行医的医馆、制药的药厂里面一些用具,包括中药炮制的器具,诊疗时候的脉诊和药柜,药箱,还有一些牌匾,包括称药的秤等。

“这些其实都承载着中药文化信息,也需要不断的收集,现在有好多已经散落、有的损坏了,我们有个统计,就是古代的文物收集到的不到1/10。”张其成表示,除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整理,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技艺和技术。有些变成一种秘方传在民间,有一些比如双桥老太婆治骨伤的手法亟待抢救。

张其成强调,“有相当多的技艺已经失传,所以也要加大保护力度。现在有好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是省级,有的是市级,还有一些没有列入文化遗产来保护,这些也需要有传承人,要解决好怎么传承的问题。”

“《方案》使我感受到中医即将迎来发展的好时机,这也是令人兴奋的,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科技部中医药发展战略课题组李伯淳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强调“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坚持传承创新。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弘扬富有中华文明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医药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并开展中华文化复兴活动来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科学的实践,李伯淳指出,中医科学是不同于西方科学体系,而具有中国传统科学特征的科学实践和方法,如果对中医药的发展和科学解读脱离了中国传统科学的方法和特性,是很难正本清源的,发扬光大的,因此,我认为目前的中医传承和守正是当务之急。

在张其成看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药文化的精神,以及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更加重要。所谓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是物质载体,一种是技艺传承的方式,这些都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内涵与精髓。

“我们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究其实,就是文化复兴,追根溯源,其重要的文化内核及其精神之一就是中医思维。”张其成告诉记者,“中医思维在年轻一代已经严重断代了,这是一个非常危急的事情。”张其成说,光有文物放在博物馆,还远远不够,还要让大家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所以需要建一些场所,比如说国家博物馆,这次中医文化振兴工程专门提到国家博物馆建设,这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多年的提案和呼吁。

让中医药文化泽惠全人类

“现在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最后立项,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需要突破,另外,我家里就是一个博物馆,这是一个家族传承的‘张一帖’新安国医博物馆。”张其成告诉记者,不仅仅展出文物,而且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让大家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式的发现之旅。真正体会到中医药文化在人体生命上的价值。

“我认为传承不能局限于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和建立中医博物馆,更需要一批懂得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地理,以及传统哲学基础的多学科专家来对中医依据的传统科学体系特征进行梳理,”在李伯淳看来,唯此才能真正抓住中医之魂来研究和传播中医药及中医药科学,而不只是以西方的科学思想来解剖认识中医药。《方案》说:“加强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还专列出“道地药材”。其实,中医的道地药材研究不能够只是研究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而更应该认识到道地药材在不同的天地时空而形成的不同的药性和功效,这才符合中医传统的天地人整体的研究方法,是道地药材所含之自然之道的核心。

“除了解决好重要文化传播场所,即博物馆建设以外,还要主动走出去,进入中小学文化课序列,进入中小学的实践课程,同时要加强国际传播,这里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张其成强调,因为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不像儒家文化如孔子学院,西方还有一些抵制,认为是搞意识形态,中医药没有意识形态,它跟人的生命,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容易被国外接受。

张其成说,“我现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中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其中有一个子课题,中医药文化怎么走出去。走出去首先是通过这种技术走出去的,中医药目前好多国家还不承认,像针灸,气功,太极拳国外是承认的,而且有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这些中医技术让国外民众得到切身好处,然后可以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精神文化。"

”我的基本观点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可以率先走出去,这一步还需要继续努力。“张其成指出,除了药物的规范化之外,客观和规范化与国际接轨,得到国外认可。同时,要告诉他们,我们的理念是天人合一,是阴阳调和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锻炼,包括针灸调理激发出自己的抗病能力,达到一种身心和谐。不仅有助身体健康,也有助社会发展和人类和平进步。中医的精神也随之传播了出去。

“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当然,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不能够只视传播之数量,而更应该重视其传播的质量。”李伯淳告诉记者,中医传播我认为应该加强中医治疗西医较难治疗的疾病取得的新成果的传播。比如:急救、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忧郁症等,使人们认识到中医的现代价值和它异于西医之处,才能够使国内外的广大民众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价值和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