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王镜榕 视频报道 刘家琪)当地时间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自中国进口商品。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消息接连不断: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表示,俄罗斯将使用人民币用于与第三国外贸结算。3月29日,巴西政府表示,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开展贸易结算。3月31日,中国在沙特落地了第一笔人民币贷款,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戴稳胜就相关话题接受专访。
以下是戴稳胜访谈: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捷报频传,一些经济学人纷纷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人民币不可能国际化。他们的理由主要包括,中国是一个资本管制的国家,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一国货币国际化必须以贸易逆差为前提,否则国际上没有人民币流通,而目前贸易顺差不仅是中国国际贸易形成的事实,也可能是中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动力等等。
然而从国际货币史看,取消资本管制以及货币的自由兑换,既不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而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本国货币,恰恰是“特里芬难题”的根源。若干年来,美联储以输出的美元为载体,以降息加息为手段,以华尔街开发的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为工具,在全球制造经济波动与区域金融危机来为美国经济攫取全球财富服务,美元早已脱离了国际货币应有职能的范畴。
所谓货币国际化,其实就是一国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或个人、机构所接受,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近年来人民币显然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领域中行使计价与交易结算职能,且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
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绝非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旧秩序中以人民币替代美元地位的过程。非自由兑换固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也使得人民币不会成为以国内货币政策制造他国金融波动、动辄制裁他国的工具。以中国强大的工业水平与能力,以中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技术与制造能力,人民币必将成为中国与主要的发展中贸易伙伴国家保持双边贸易动态平衡的计价与支付手段,成为主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实体经济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到时愿意玩金融虚拟经济的国家请继续使用美元,专注于实体经济的国家一定会广泛接受人民币,使之成为中国与各国互助共赢、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本国生产力与人民福祉的交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