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的“白+黑”只为肩上扛起的那份责任

“戴好N95口罩,拉开拉链穿防护服,然后是双层帽子、防护面罩、脚套、双层橡胶手套,最后把防护服领口粘贴严实。”在我下沉到平谷区滨河街道平粮社区工作的第一天,社区副主任张晟源一边熟练地穿戴防护装备一边对我们讲解防护服穿戴要领。

社区工作者的“白+黑”只为肩上扛起的那份责任

来源: 北京时间
2022-11-26 21: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戴好N95口罩,拉开拉链穿防护服,然后是双层帽子、防护面罩、脚套、双层橡胶手套,最后把防护服领口粘贴严实。”在我下沉到平谷区滨河街道平粮社区工作的第一天,社区副主任张晟源一边熟练地穿戴防护装备一边对我们讲解防护服穿戴要领。

虽然是冬天,穿上防护服后立刻感觉周身热起来,走起路感觉双腿被束缚,再拎着沉甸甸的防控物资,非常吃力。张主任带着我们进入居家隔离的单元门中。“咱们从6楼开始,要为每个居家隔离的家庭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放在各家门口,顺便把居民门口的垃圾给带下来放到专门的垃圾桶里。”就这样,在昏暗的楼道里,眼镜在防护面罩下早已模糊,双层手套也导致手指不灵敏,让这项本来非常简单的工作变得吃力起来。两个单元走下来,早已是气喘吁吁。

回到居委会后,当我脱掉防护服做完消杀,顿觉轻快明亮,似乎换了一个世界。风一吹才发觉头发后背都湿透了,顿觉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等基层防疫人员的不易。本想能休息会,当看到居委会里一派更繁忙的景象时,同样刚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完物资的社区副主任高学敏,就开始电话通知隔离居民抗原使用的事儿,解答居民疑问,联系片警了解困难住户情况、开会......出于职业敏感性,我一直想找她们多聊聊,了解一下基层的工作情况。然而待在居委会的一天,每位社区工作者都在不停的拨打流调电话、准备第二天的核酸采样原液、给隔离住户送物资、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核酸、耐心解答居民问题、给街道各科室和上级部门报送材料,办公室里一直人声鼎沸,每个人都忙得像个陀螺,好不容易插上话,说上两句马上就被电话打断了。

疫情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一切的不快都归咎于疫情,我们抱怨社区工作者的电话、信息叨扰,抱怨“大白”工作效率低下,抱怨没完没了的核酸和健康宝查询,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工作之外也是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平粮社区主要管辖30号院、34号院等一些老旧小区,15名社区工作者按照网格化标准每人承担约140户居民的综合服务工作。11月21日晚上7点,居委会主任杨国际说:“做好准备,咱们这里可能有情况。”一直到晚上10点多,高学敏所包的楼出现“10混1”阳性,她急忙赶到事发楼栋准备封控措施。她一边陪同医护人员入户核酸采样、环境消杀和人员转运工作,一边安抚居民情绪。等忙完了回到家中已经是凌晨3点。然而不到早上6点,她又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单位准备早上的核酸采样。这些也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片段,还有许许多多更困难、繁杂的时刻没有时间诉说。

社区工作者原本就是平凡的基层工作者,因为疫情的到来,他们同时担任流调专员、核酸志愿者、清洁工、快递员、心理抚慰师、居民生活服务员.......就像高学敏说的“作为社区工作者,没有我们不管的。但是,长期相处下来,我们和居民已经成为一家人,虽然累的时候相互会有抱怨,但是互相关心、相互理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家园的守护者。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分戾气和懈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承担起个人责任,我们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