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撬动“大变化” 清源街道13个社区景点上新

“微更新”撬动“大变化” 清源街道13个社区景点上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14 17: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家门口的公共空间,年年都有新变化,太惊喜了”,这是不少清源街坊们的“新发现”,自街道启动“家园微更新”项目以来,13个社区的“沉睡空间”得到了绣花式改造,街道、社区、居民共同谋划,从细微处入手、除旧布新,打造古风文化长廊、优化基础设施。如今,13个社区多个点位,在街坊共谋、共商、共治、共建中,不断提升着颜值,拓宽着功能。

百场议事 实现“家事共谋”

“社区微更新改造中,居民的诉求永远在第一位”,这是盘点13个社区微更新项目时发现的共同点。今年来,街道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即党组织牵头,汇集民需、民智来改善社区原有的薄弱空间,升级打造成一个个邻里活动空间。

微更新改造的过程也是居民参与家园共治的缩影。前期,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拉家常”议事会作用,发动社区能人、文创团队、高校师生、辖区单位参与设计,将改造落在居民真正需要、盼望的地方。此外,充分激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荣誉感,设计方案和进度,随时在居民群内共享;改造完成后,大家伙一起认领“公益岗”,主动维护。

借助家园微更新项目,各社区吸引、沉淀了一批社区能人、热心人,他们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有效夯实了家园治理力量。

按需更新 带动顽疾解决

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在改造后,成了居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无人问津”的卫生死角,在邻里共谋下,全然换了面貌……街道连续两年开展微更新改造项目,这样的案例已不胜枚举。

就拿一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来说,一些角落空间、街头转角成了卫生死角,杂草丛生、杂物堆放,影响生活,居民急盼改善。街道紧盯百姓诉求、聚焦家园顽疾,通过提升设施、修补路面,来增加邻里活动空间,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所需。据介绍,在今年微更新改造中,有关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的就有16项,包括道路无障碍改造、新增休闲座椅、打造健身步道等。

此外,借助微更新改造,一些治理难点也被打通。滨河西里南区社区将扬尘土路硬化,安装创城宣传栏及晾衣架,改善居民乱晒乱搭现象;康馨园社区聚焦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问题,利用闲置空间打造停车棚,楼道停车、入户充电现象大幅减少……微更新不断提升着居民幸福感。

空间重塑 引领友邻共建

走进清源西里中心社区花园,承载着居民回忆的3个蘑菇亭被重新粉刷贴砖,周围新增了20平方米沙池、10组座椅,重新搭建了宣传栏。孩子聚集的秋千旁,可见地面铺设了一层防摔软垫。改造后的花园,实现了儿童活动、休闲社交以及富氧健身三大功能。秋日时分,老街坊们聚在老树下,畅享着“新生活”。

这是清源西里社区中心花园经微更新改造后的场景,微更新更新的不只是基础设施,还引导着“陌邻”变“睦邻”,通过把闲置空地打造成邻里空间,让街坊们有地儿聚、有地儿玩。

此外,各社区微更新还在“友邻共建 人人有为”上下功夫,凝聚邻里的共治力。学院社区将破损长廊重新升级,打造成社区议事厅;枣园尚城社区在26个楼门新增议事角,有难题都可以下楼一起商讨,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成为共识,带动邻里从聚起来到议起来,从看着干到一起干。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