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确立四十周年活动在清华大学召开

纪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确立四十周年活动在清华大学召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24 15: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23日,“传承与创新· 清华与名城四十周年”论坛在清华大学圆满召开。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2022年我国名城保护制度确立满40周年。为回顾梁思成先生开创的历史文化保护学术传统,启迪青年学者投身于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伟大事业中,促进名城保护事业的发展,27位名城保护领域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回溯名城40年工作历程与成就,交流最新的名城研究成果,分享保护利用实践探索、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研讨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路。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清安地建筑设计等支持协办。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副司长邓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书记张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专项规划处处长郭兆敏、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首规委办核心区规划处处长倪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万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翟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城处处长胡敏、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区委区长李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沈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刘伯英、武廷海、钟舸、黄鹤、清华同衡副院长霍晓卫、副总规划师张飏、遗产中心研究室主任张捷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部分嘉宾采用线上参会形式。

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书记张悦主持开场,对各位来宾表示感谢。

清华大学彭刚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城市保护和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科研传统,有着长期的学术科研积累和大量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建筑学科的创立者梁思成先生,在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时期,关于北京城的保护工作精神成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的思想源泉,也成为清华建筑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这一优秀的学术文化传统,吴良镛、朱自煊、周维权、陈志华、楼庆西等教授学者都投身到历史城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在文化自信思想的感召下,以张杰、吕舟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专家仍然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上下求索、辛勤耕耘,在学术研究、课程教学、工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成绩,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遗产保护输送了大量人才。以清华同衡为代表的清华大学下属各规划设计科研与工程实践机构,与建筑学院等相关院系产学研紧密合作,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开展了大量创新引领的实践活动,展现了清华人“知行合一”的风采。希望本次论坛在展示丰硕学术和实践成果的同时,能启迪青年学者和莘莘学子投身于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伟大事业中,为促进名城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利院长表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城市和建筑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众多清华学者在历史研究和保护领域中的长期耕耘,涉及传统村落、历史街区和名城、古镇等,为我国历史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国家领导人对“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的嘱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期待本次会议能够凝聚共识,吸引青年学子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投身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伟大事业,为建设我们的高品质城市和文化环境和社会主义的强国不懈前行。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袁昕院长简要回顾了四十年来名城保护的成就,并表示清华大学为国家输送了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大批人才。清华同衡聚焦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并与清华的建筑设计院、华清安地等兄弟单位密切合作,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名城保护项目,很多项目落成后都成为地方的文化名片。他表示,以名城保护思想为基础,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传承和创新的根基,将那些在岁月中伫立了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他说,40年只争朝夕,新一代的清华人也从老一辈的清华人那里传承了清华人的责任和担当,本着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这条道路上继续不断探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杨保军总经济师在题为《名城保护40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回顾了名城保护制度成立40周年以来,保护制度日臻完善、保护理念与时俱进、保护力量创新不断、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经验日趋丰富的历史成就,总结了发展过程中思想认识有偏差、保护内容碎片化、保护方法不科学、活化利用不充分、监督管理欠力度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在未来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核心任务、聚焦重点工作的展望。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张兵局长表示,清华大学与清华同衡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薪火相传,成就卓著。在题为《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报告中,指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区域、城乡、陆海、地上地下统筹,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格局;自然资源部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监测评估预警系统,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并纳入“一张图”,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底线管理,研究出台相关土地管理政策,推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邓超副司长回顾了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历程,强调名城是文物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名城制度是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制度,从完善顶层设计、坚持价值优先、加整体性保护、推动活化利用、落实督察监管等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进展,最后提出要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赓续历史文脉。

清华大学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的特约报告题目为《清华历史城市整体保护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报告立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总体情况和面临的艰巨任务,系统介绍了清华团队近30年来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传承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空间覆盖全域、历史城区、街区、村镇和建筑单体,内容涵盖价值评估、文化景观、格局保护、空间织补、文化与活力延续等。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吕舟主任在题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报告中表示,建设城乡历史⽂化保护传承体系,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新的阶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城乡历史⽂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在完整保护各类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强调要通过对所辖行政区划内全部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讲好中国故事,激发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当代创新。北京作为有近千年建都史的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北京近年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大量实践,体现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特征。北京中轴线更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构建遗产价值阐释体系的重要实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在题为《北京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可持续社会性复兴》的报告中,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性、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等辨析与思考、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性可持续复兴三个角度,阐释了北京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可持续社会性复兴,介绍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综合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古代之规画——兼论认识中国名城的原则与方法》,他提出要在中华文明与中华大地视野中审视文物与文化遗产,建议将“名城”概念拓展至市(县)域范围,作为统筹地方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单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在题为《建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大格局》的报告中表示,要在深厚的历史基础上建构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区域格局,深刻认识地理环境、城市集群、建筑文化等要素在广阔尺度上相互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从而更好地把握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的悠久性、整体性与连续性特征,并将这些宝贵的古代智慧融入未来城市体系之中,为亚洲城市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霍晓卫副院长在《科学认识、整体保护、普遍意义的推广——清华同衡名城保护实践思考》的报告中,从名城的科学分析认知方法、整体积极保护思路的发展、名城保护的遗产观及方法在更普遍城市中的推广三个方面,对清华同衡长期以来的名城保护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未来清华同衡将坚持在名城保护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助燃清华历史城市保护学科之火长明,助力中国名城保护的遗产事业之树长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广汉副总规划师的报告题目为《国家专项资金推动下的阆中名城街区保护更新》,他在名城保护四十年之际回顾历史,从97年国家设立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讲起,以阆中为例,介绍了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带动地方投资和私人投资,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条件,有效保护了名城街区的历史风貌,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同时,呼吁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形成制度并保障实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钟舸教授在《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中,结合30年来围绕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的项目实践工作,围绕文物价值感的彰显和整体性的体现两大主题,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索大型土遗址展示中价值评估向设计手段的转化方式,提出基于设计视角的历史文化保护展示传承理念,以及遗产保护展示设计的本质是遗产历史属性的挖掘和强化。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路林副院长在《一脉传承·守正创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报告中,从首都视角分析了北京名城“因都而兴”、“国之首都”、“古都与首都融合”的特殊性,提出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关键要处理好名城保护与首都功能、传统风貌与现代建设、名城保护与民生改善三个关系,强调要把首都发展、名城保护要求统筹起来,协同互促”。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翟辉院长在题为《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报告中,基于历史意识的现存性,强调继承“传统”更需当代启发,并以独克宗、束河为例阐述了在不同空间实现保护与发展平衡的路径。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飏副总规划师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的若干现实模式》的报告中,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四方面特性提出了整体保护、区划管控的空间管控模式,分级保护整治的建筑整治模式,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的功能发展模式,齐抓共管综合协调的管理模式这四方面保护实施模式。并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在四方面模式中,坚持在空间、建筑保护方面的底线模式,在功能、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差异发展模式,综合保障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提升实施工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鹤副教授在题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创新发展的融合策略探讨》的报告从城市发展进程的视角看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生产生活要素与空间要素的匹配,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文化功能及其空间利用规律和特征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探索名城保护中功能与空间更新的相关管理制度。

首规委办核心区规划处倪锋处长就《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实施路径刍议》这一议题,针对北京老城产权复杂且碎片化的现状,深刻认识北京大国首都的新要求,北京城市管理的历史经验,市场与非市场的关系,提出设定长远目标,加强房屋统一管理,理顺产权关系等北京老城更新实施建议。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李亮区长在题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探索》的报告中,高度肯定了清华大学与清华同衡多年来在昆明名城保护工作中的卓越贡献,并结合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昆明文庙复原、翠湖八景重塑、经正书院再现、宝云片区规划等实际案例从“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两方面讲述了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实践探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沈磊总工程师在《总师制度下的名城保护与发展》中提出,技术和行政决策相互支撑的总师模式引领下,“从古城保护,走向城市整体”、“从抽象文脉,走向空间载体”、“从原真保护,走向真实体现”的名城保护三大方法体系,以总师模式作为重要的机制保障推动城市整体保护与复杂技术运作,进一步弘扬文化自信,促使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室张捷主任在题为《“前普查、后评估”——拓展名城管理链条》的报告中,重新解读了评估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长期跟踪服务的省域和全国两个层面四个课题研究为例,倡导以“前端普查,摸清资源本底”与“后端评估,实现管理闭环”相结合的保护管理方式,助力名城保护工作。

圆桌讨论环节的主题为“名城的挑战与未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钟舸教授与清华同衡霍晓卫副院长主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刘伯英主任针对如何处理工业遗产与名城关系的问题指出,工业遗产对城市的演变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价值特色去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建议正式纳入名城保护体系,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并梳理与其他保护要素之间的关系。工业遗产区域再利用比一般城市建成区更加复杂,对工业企业的建设应具有前瞻性思考和市场调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城处胡敏处长,就新纳入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农业遗产和灌溉工程遗产表示,农业及灌溉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要整体系统的保护,用好城乡建设这个大的平台,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针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胡敏指出,应加强多学科的建设,重视新技术的运用,融入生产生活,培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全过程咨询能力。

首规委办核心区规划处倪锋处长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分工割裂和管理碎片化的问题。应发挥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优势,展现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走中国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在大变革的背景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合是一个历史机遇,也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鹤副教授就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是否有门槛的问题,指出:城市空间要与功能需求相匹配,是否能成功发展文化产业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市场规模和运营能力。对于下层城市,大型文化品牌、投资项目的引入能极大提升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城市对头部资源的竞争会越来越严重。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飏副总规划师针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实践和未来判断的问题指出,历史地段的提出和保护适逢其时,街区层面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情况各有差别,还有大量值得关注保护的地段遗产,但传统仅有的法定历史文化街区概念难以覆盖。历史地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能够将历史风貌区、古迹名胜、工业地段等纳入到保护视野。未来希望需要纳入全空间全要素的历史地段保护体系,能做到按照分级普查分级纳入,分级承担保护责任,各司其职,形成更为有效完善的城乡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机制。

论坛最后由清华同衡袁昕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教授总结发言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袁昕院长从“过去、当下、未来”的角度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遗产保护的优劣在于我们对待遗产的态度,若我们对立保护与发展,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发掘城市文化和历史遗产价值,让遗产活起来,这对城市品味的提升至关重要。他指出,未来要以更长远的历史观去看待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应该从名城保护走向对每一座城市遗产与文化的保护、发扬、传承和塑造。最后希望大家总结过去40年的经验,进一步推进遗产保护工作,为我们塑造软实力、创造文化自信去做更多更扎实的工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杰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说,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已经形成社会共识。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具体需求,问题导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我们要用裸眼看世界,用我们新鲜的脑子来思考,永远可以看到新的东西。”最后他强调,面对不确定的争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