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小公厕”里藏着“大民生”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小公厕”里藏着“大民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17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直以来,石景山区古城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精细化治理新模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社区实践经验的进一步总结归纳提升,为促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贡献力量。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同时也关系着“大文明”。近日,位于古城街道滨和园燕堤西街7号院入口南侧的公厕改造升级项目正式完成,移交相关部门,开放使用。

公厕全新亮相 兼具多种人性化功能

改造后的公厕,将原有朝向小区开放的门,改到了马路旁边,并将公厕周边破损的地面、围墙重新修缮。公厕左右分别设置了女士和男士的厕位,整体配置了洗手台、面镜、挂钩、厕纸、洗手液、烘干机。在中间设置的第三卫生间中,不仅有无障碍设施,还配备了折叠婴儿护理台,在方便残疾朋友和老年朋友的同时,也兼具了母婴室的功能,有了这些暖心设计,这里也从单一的服务残障人士的公厕变成了家庭式卫生间。除此之外,公厕内配有专人定岗负责保洁,24小时开放,满足周边居民不同需求。

家住燕堤西街社区的刘金芬说道:“从前这里公共厕所一直没有开放,老人出门遛弯上厕所很不方便,现在这里有了新厕所,方便多了,点赞!”

党建引领 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说起公厕的改建,家住在附近的孔凡茂有着很多感慨,“我是2014年入住燕堤西街社区的,这边老年人居多,旁边还有公交总站,没有公共厕所真是不方便。”

据了解,燕堤西街社区内本来是有一个公共厕所的,但由于开口处朝向小区内部,因此给使用造成了局限性,不少居民向社区反馈,希望得到改善,以方便周边居民生活所需。燕堤西街社区通过入户调查走访,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在广泛征求民意后,努力助推项目落实。2021年,古城街道将滨和园燕堤西街社区改造公厕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以党建引领,发挥“吹哨报到”机制作用,协同多部门召开现场调度会,共同出具改造方案,不断推动改造进程。

公厕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的民生项目,古城街道积极推进“厕所革命”,从规划布局、功能品质、智慧管理等方面,补齐民生短板,有效解决“公厕布局不合理、功能需完善、管理待创新”等问题,以人性化、美观化、智能化的新格局,让辖区居民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厕的公共服务功能。(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