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五公司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物理、化学楼主体结构封顶

中建一局五公司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物理、化学楼主体结构封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02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30日上午10点08分,中建一局五公司创新研究院一期新建项目科研楼与会议交流中心等新建工程,在环保彩烟的绽放中浇筑下物理楼、化学楼的最后一方混凝土,喜封金顶。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杨雍谨,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园区管理处处长任延东,赣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晓方,赣州城投集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远平,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汪祥仔,中建一局五公司江西分公司总经理贺鹏,项目部全体员工以及建设、监理等单位代表10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仪式上,王远平发表致辞,他指出:创新研究院项目填补了江西没有大院大所的空白,是省、市重点工程,在参建各方努力下,完成了百日攻坚节点目标,希望参建各方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严把质量关,把该项目打造成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样板工程。

贺鹏代表施工单位致辞,向前来参加封项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欢迎,向建设工地全体建设者表示感谢。他表示,物理楼、化学楼主体结构封顶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充满了挑战,一要继续发扬中建一局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先锋精神和大国央企的工匠精神;二要严抓施工安全、严控施工质量,紧紧围绕工期和鲁班奖两条主线,全面开展项目工作;三要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各级领导和建设单位交给我们的使命任务,努力把项目打造为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样板工程。

任延东发表致辞:“我代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全体科研人员向中建一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日夜全力奋战在一线的工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创新研究院一期新建项目科研楼与会议交流中心等新建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中建一局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克服困难,通力合作,以高度的责任感,高昂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当中。项目部风雨兼程,将‘睛天抢雨天干’作为项目部的团队口号,勇往直前。我们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全体科研人员也殷切期盼着工程能早日交付使用。”

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科学之门、科研楼(物理楼、化学楼)、国际会议交流中心等配套工程,其中主体结构封顶2栋物理楼、化学楼建筑面积为4.4万平米。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是中科院近10年来新设的首个直属科研院所。项目建成后将为赣江创新研究院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空间保障,对江西省进一步优化创新格局、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工程如期推进,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克服高温、阴雨天气,努力与时间赛跑,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激情,通过自我加压,主动求变,以目标为导向,组织了700多名工人进行施工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操作人员两班倒,不分昼夜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项目工期尤为紧张,项目经理周强带领项目青年员工在施工一线成立青年突击队,施工现场盯进度,根据现场实际,不断优化施工工艺,调整进度计划。历时3个多月实现顺利封顶,比原计划提前了30多天。下一步,两栋科研楼工程施工将进入装饰施工阶段,力争在2022年5月20日前交付使用。

中建一局五公司紧紧抓住新时代赋予的大好机遇,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将秉承“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企业精神和“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肩扛央企先锋大旗,科学筹划、严密组织,做好创新研究院一期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项目部将继续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把控,加快施工速度,确保文明施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克服困难,推进项目按计划完成,力争把项目打造成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样板工程。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