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京举办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助力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实施,在“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改变糖尿病专项基金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于近日在北京举办。

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5 18: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助力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实施,在“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改变糖尿病专项基金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于近日在北京举办。

图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圆桌论坛环节。(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丁一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特别提出以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为重点,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助力“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一理念落地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是重点。

一方面,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想要收获全民健康的硕果,播撒健康知识的种子尤为关键。要做到:受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在传播方式上,应着重以大众视角转换健康内容,树立正确糖尿病防治理念、鼓励大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大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推进健康知识“人人知晓、家家受益”,筑牢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科普防线。

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在以往的健康服务管理中,我们发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糖尿病健康管理难以精准化、长效化。互联网技术具有打破时空限制、信息互联互通的便捷特点,对优化糖尿病健康管理有重要作用。各组织、单位应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延长健康照护行为、提升健康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郭立新表示,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

例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另一个误区是,在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够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科学地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合理膳食,配合科学运动,遵医嘱管理血糖,同时关注血脂、血压,控制多种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糖尿病潜在风险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几点:1.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2.饮食上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的不良习惯。3.要注重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4.控制体重,BMI在24或以下。5.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 保持愉快的心情。6.避免熬夜,睡眠充足。7.戒烟,严格限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尽管糖尿病的管理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糖尿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

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并做好糖尿病管理,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其中,一级预防是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等,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为内分泌的医生,要做好几件事情:第一,加强对于大众的糖尿病科普,让更多人提升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第二,对于患者要给予正确的糖尿病教育,提升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让糖尿病患者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第三,响应慢病防治基层下沉战略,加强基层的培训,提升基层医院医生,包括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糖尿病诊疗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慢病管理。(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