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未来学校研究院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京召开“新时代、新教师、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届未来教师发展大会”。旨在助力新时代新教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共研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未来教师发展的路径和目标。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北京市延庆区教委主任王建军,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张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管理部总经理、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汪珺,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杨军,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会长张青之,《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命题人,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习教授刘嘉,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晏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龙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苏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晓英,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鲁子问等近20位领导及嘉宾。参会人员为中小学学校校长(园长)、师范类院校负责人、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代表等共300多人。
本次大会通过未来学校研究院官方微博与未来学校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直播,4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在本次大会致辞表示:我们正处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未来学校研究院致力于引领和创造未来教育,我们承担着2017年教育部规划中心启动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针对0-18岁儿童的发展,聚焦中小学和幼儿园,我们在2020年发布了《“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版本,从五个方向突破学校的变革,分别是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课程的教程的创新、学习空间的重构、测量和评价的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或社区教育的融合。教育正处在三分天下的格局,校内的三分之一,校外的三分之一和线上的三分之一,这三者相互补充,融合发展,应该各自都有非常开放的心态。一切为了我们的学习者,但我们教师怎么样符合未来的职业要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相信今天在这里所有的嘉宾,所有的参会者一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取得非常大的进步。祝愿第二届未来教师发展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致辞
山西师范大学杨军校长作了题为《全球视角下的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全球视角下未来教育具备教育资源配置趋向高效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聚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全球化的特征,并且教师应该具备未来教育必备的历史、文化、技术三大维度,以及民族、全球、世界历史、师德、语言、终身学习、学习融合等十二大素养,最后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从“两类人才工程”、“八名”教育特色、四大教改特区、六大开放平台介绍了山西师范大学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路径。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杨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鲁子问同志从十四五、2035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等要求的背景下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鲁子问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以《面向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使命》为题,从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国家对于教育和教师的定位、未来教师的成长以及新东方教师成长发展等做了分享。他认为:教师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教师未来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习的导师、发展的导师、人生的导师,并表示作为一名面向未来的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准备:深刻理解未来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世界的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足够理解并能够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有足够对观点的容纳和分析能力,并将有益的观点和思想传授给学生,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并以此影响学生。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大会通过圆桌论坛、专家对话的形式,邀请了教育各领域专家,从学校、企业、教培等不同视角,共同探讨新时代教师发展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管理部总经理、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汪珺共同发布了《未来教师成长路线图》。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管理部总经理、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汪珺共同发布《未来教师成长路线图》。
会后,以工作坊的形式从幼小教育、中学教育、国际教育、在线教育四个角度出发,展示教培行业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产品和特色课程。(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