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东花市街道创新“一不两有一联动”模式获点赞

东城东花市街道创新“一不两有一联动”模式获点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2-19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相较于汽车和自行车,电动车因其体积小、速度快、停车方便等特点深受青睐。但电动车给居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对此,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在全区域内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并纳入常态化治理工作。

据悉,自2017年以来,东花市街道通过消除安全隐患与解决群众刚需相结合,大力推广辖区公共充电桩安装工作。截止目前,已覆盖辖区8个社区32个小区及企业的49处车棚,共安装有147个集中充电设施,可供1010余辆电动自行车(电池)同时充电。

“全方位+多角度 ” 对症管控 “不手软”

东花市街道始终把消防作为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消防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冬春季火灾防控、“119”消防安全宣传等专项活动,不断夯实社会面火灾防控基础。

在电动自行车隐患治理方面,东花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建立“一不两有一联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东花市街道首先在广渠门外南里广渠家园小区实施“智能云梯”梯控项目试点,通过安装智能云梯,实时监测电梯间载物,对应输出处理信号,阻止电梯门闭合,最终作出安全提示或警报的形式,提醒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带离电梯间。

在实施初期,26部电梯一天阻止900余辆电动车上楼,有效降低了电动车安全风险,同时对电梯实施有效监控,劝阻电梯轿厢内不文明行为。成效显著后,街道相继又在花市枣苑小区、本家C区、白桥苑小区、白桥大街18号楼等小区推广,已完成安装108部电梯车阻。

接着,街道又大力开辟停车空间及加装公共充电桩,积极协调社区与物业部门,广泛征求民意,以小区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废弃车棚等为改造对象,由街道、物业出资改造,开辟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场所。

在停车场所改造翻新完成后,由社区、物业引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柜)安装厂家,满足居民群众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目前,广渠家园23、24号楼地下一层非机动车停车场已投入使用一年多,受到当地居民群众高度评价。之后,街道又开辟东花市南里富贵园三区地下电动自行车停车场400余平方米,配备5台充电柜,可停放电动自行车辆130余辆。“电动车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知道在室内充电不安全,但最开始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充电,感谢街道体恤民情,安装了室外电动车充电桩后,让我们可以放心无忧地使用 。”居民李大爷说道。

“盯重点+攻难点” 消除隐患 “有妙招”

为了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街道以“三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为依托,协调消防、公安、安全生产检查队等体制内力量巡街面,8家“社区微型消防站”巡小区,600余名小区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家园卫士”巡楼内。

截止目前,街道共排查整治小区安全隐患6775处、检查企业门店972家、发现隐患6367处、下达整改通知5000次、约谈企业单位20余家。并为8家“社区微型消防站”配备微型消防车,对辖区主干线进行巡查,巡视消防井盖占压、消防通道堵占、杂物堆放等情况,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处置。

据了解,一旦发生火情,微站将及时与专业救援配合,做好消防车引导和水源对接,维护周边秩序等,实现互联互通,缩短应急响应时间,确保初期火情得到快速控制。接下来,东花市街道将进一步把科技力量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消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手段,保障东花市地区一方平安。

“一不”即电动自行车不上楼,“两有”即电动自行车有场所停放,有场所充电;“一联动”即与物业微型站、周边社区微型站、小型消防站实现联动,日常联合组织开展巡查巡检,督促物业和社区居委会加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日常使用管理,一旦发生火情,实现互联互通,缩短应急响应时间,确保初期火情得到快速控制。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