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携手·智造未来

中德携手·智造未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22 16: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0(第五届)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发展与展望论坛暨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成立发布会”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峰会以“中德携手·智造未来”为主题,依托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积极打造联动的中德国际合作平台,有序对接德国优质制造企业和项目资源,切实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峰会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隆重揭牌、《2020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报告》发布。工信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顺义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徐晓俊等领导出席峰会。峰会邀请来自中德两国智能制造领域的院士级专家学者,以及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优秀企业各自发表主题和专题演讲,共同围绕“中德数字经济、数字贸易”领域进行深入交流、经验探讨和案例分享。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将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智库、信息、项目、人才、科技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围绕中德产业园建设,搭建专家智库平台、产业促进平台、国际交往平台、招商推介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等,形成国际、开放、专业、融合的高规格发展载体,推动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德产业园是顺义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的倡议,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共赢,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打造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国际合作平台。在迎来北京市“两区”新开放和新发展的重大机遇下,中德产业园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和自贸区国际商务片区的重要发展平台。“两区”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提高了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支持力度更大,企业服务更加全面,为中德产业园的国际化要素提升、创新产业生态构建提供了先行先试平台,极大促进了中德国际交往和产业生态融合。

----高水平聚焦四大主导产业

中德产业园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已集聚奔驰、宝马、Ameco、博世、威乐等60余家德资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与德国制造业体系高度吻合。围绕现有优势及高成长领域,对标德国世界竞争力支柱产业,产业园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开展产业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双向赋能,统筹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转移转化和国际创新资源集聚,成为助力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战略平台和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

----高标准规划2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中德产业园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的战略高地、中德国际交往与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按照“优先存量、空间集约、着眼细节、面向国际、提升至国家级战略高度”的规划理念,构建“起步区、拓展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类海外”发展空间。包括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6平方公里发展预留用地、5平方公里配套用地、4平方公里绿色空间,实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

起步区位于首都机场东侧,国际化配套成熟、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依托270万平方米现有楼宇资源,承接集聚一批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及研发设计、中试、小试、测试验证、系统集成等科技服务平台。一期10万平米的办公研发楼宇年底将实现“拎包入驻”。

拓展区紧邻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集聚了奔驰新能源汽车、威乐水泵等德资龙头企业,“大智造”氛围浓厚,依托3千余亩产业用地,承接零部件上下游、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德国特色小镇,打造产业化智能制造基地。

----高层级接轨国际政策标准

中德产业园集聚国际化功能要素,作为两区的重要承载地,享受“服务业扩大开放+自贸区制度开放+中德产业园园区开放”的叠加政策优势。周边还包括:11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享受“境内关外”政策的国家级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首批国际人才社区、新国际展览中心。享受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外向型经济叠加政策优势。今年成功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来自85个国家的2000多个项目参加。发布人才、研发、基金等促进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全面推进德资企业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正在争取“设立国际仲裁调解办公室、自动驾驶非标进口车辆3C认证”等德资企业及人才关注的需求,持续落实政策集成。

----高品质提升“国际范”服务

中德产业园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全心全意服务驻区企业及人才,建设国际人才和产业社区,搭建国际客厅,设立知识产权仲裁办公室,实施大尺度绿色建设,打造具有德国风情的特色小镇,与周边11所顶尖国际学校联动,加快构建“类海外”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设立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和10项“一站式”便利服务特有政策,深入开展“点对点”“一对一”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陆续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推动德企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新产品在产业园的创新应用。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