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宣讲助力京津冀生态建设 京津冀“最美绿色家庭”“云”宣讲活动举办

绿色宣讲助力京津冀生态建设 京津冀“最美绿色家庭”“云”宣讲活动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02 18: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跨上新台阶,助力京津冀区域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9月30日,北京市妇联、天津市妇联、河北省妇联联合开展京津冀“最美绿色家庭”“云”宣讲活动。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六户“最美绿色家庭”代表在线分享自己在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污染控制、合理消费、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家庭故事和实用妙招,带动广大家庭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呼吁每个家庭都为建设美丽宜居环境贡献力量。

“环保奶奶”贺玉凤宣讲

“环保奶奶”贺玉凤是北京市延庆区的一位农民,已逾花甲之年的她从1996年开始坚持在妫水河畔义务捡拾垃圾,24年来,单是瓶子、罐子她就捡了三四十万个。刚开始自愿做捡拾垃圾时,家里人不支持、周围人不理解,甚至有不少人见了她都躲得远远的,但贺玉凤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美德。”如今,祖孙三代都主动加入到她的环保行动中来,她组建的“夕阳传递志愿服务队”已有上万人规模。贺玉凤说,“我就是要用我这双手和小小的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保护好海坨山和妫水河。”

坚持低碳生活的欧阳湘萍宣讲

“我参加‘低碳家庭改造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和家庭在低碳生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欧阳湘萍一家是北京市房山区一个幸福的三世同堂之家。为了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欧阳湘萍带领家人把各种节约小窍门融入到生活中,比如改变用电习惯、改装带开关的面板,将家中的月耗电量节省30%;自行设计家用水回收利用系统、制作环保酵素;发起成立“二手物品交换群”实现“旧物新生”……他们一家把保护碧水蓝天作为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来自天津市东丽区的巾帼志愿者刘常福,至今已义务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400余场。日常生活中,她将“绿色生活”作为家风营造的重点,在家中开启绿色科普小课堂,带领家庭成员珍惜粮食;成立“垃圾分类实践群”,号召身边朋友践行“绿色环保”。她在宣讲中,从坚持“绿色出行”、倡导“绿色消费”、打造“绿色家装”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环保心得。

“希望通过家庭的力量让全社会行动起来,携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天津。”马芳菲是天津市红桥区的一名退休干部,他和爱人不仅自己积极践行绿色生活,还致力于将“绿色”理念带进千家万户。他们先后编写了天津快板《捕食野生动物处罚严》、《公筷公勺要倡行》、《垃圾分类绿色行》、《珍惜粮食要传承》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创作之余,马芳菲一家还积极参与社区清整工作,带头做维护家园环境卫生的守护者。

来自河北省塞罕坝的程李美,是父女两代传承、践行塞罕坝精神的典型代表。她辞去城市工作,与父亲一道坚守林场。她深情地表示,“我是新一代林业工人,我愿做一颗绿色的种子,用我的赤诚去播荫洒绿,用我的青春伴祖国同行!”三代人,半个世纪,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近百万亩人工林海。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零污染村’‘零污染社区’,结合垃圾分类,使酵素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贾丽敏是河北省邢台市的一名退休干部,一直以来致力于环保酵素推广。她带领志愿者先后走进十几个乡镇、200多个社区讲解示范酵素制作,影响上万个家庭逐步实现厨余鲜垃圾零排放。

三地家庭同台讲,一场报告讲三地。宣讲活动中,北京市妇联副主席赵红伟、天津市妇联副主席王丹萍、河北省妇联副主席张继华通过“云”端连线的形式,联合发声,呼吁广大网友和家庭以最美家庭为榜样,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都在为这城市代言,我们用碧水换蓝天,换我们的幸福美满。”三地“最美绿色家庭”代表在“云”端共同唱响《绿色家园》,许下各自的环保承诺。

生态环境关系到民生和发展,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也需要推动社会各界携手共治。此次宣讲活动是探索三地“最美绿色家庭”代表共同讲好家庭故事的首次尝试,也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助力京津冀三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创新举措,广泛带动三地家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讲活动紧扣当下垃圾分类、反对浪费等重点工作,通过北京时间、一直播、一点资讯等平台同步视频直播。(中国日报社北京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