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街道垃圾分类活动:社工“敲敲门” 分类知识进家门

古城街道垃圾分类活动:社工“敲敲门” 分类知识进家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7 15: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咚、咚、咚……您好,打扰您了。我们是社区党委的,来给您介绍一下垃圾分类知识。”9月5日,北京石景山区古城街道不少居民家都响起了敲门声,一个个垃圾分类宣传大使就站在门前,准备为他们送上“豪华礼包”。

当天上午,燕堤南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居民赵彦博小朋友家中,向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图文竞猜、知识问答的形式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普通电池不含汞属于其他垃圾,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含汞属于有害垃圾。一颗纽扣电池会污染六百吨的水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赵彦博向社区工作人员“炫耀”着自己的垃圾分类知识。

今年六年级的赵彦博每天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吃完剩下的饭菜他都会主动倒入厨余垃圾桶中,并通过视频软件了解垃圾分类,是一位社区垃圾分类小达人。

此外,古城街道特钢、西路北等社区也纷纷开展“敲门”活动,向社区居民、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共同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据了解,古城街道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了《古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任务,同时,在整体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选取三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创建分类特色示范社区,总结经验后再以点带面,提升古城地区整体工作水平。本周末,古城街道结合在全区开展的“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题爱国卫生运动,以“ 敲敲街坊门 垃圾分分类”为主题,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调研活动,让居民说说垃圾分类,加强宣传引导,培养居民垃圾分类好习惯。

除了“敲门”活动,古城街道还将通过访谈提纲、调研问卷收集社区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环保达人、文化达人等群体,参与桶前值守,一些社区还设立了党员值守岗、老街坊值守岗。据悉,古城街道“老街坊”志愿者们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卫生大扫除、“认领”斑马线等志愿服务,以家园主人翁的身份,影响和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将文明之风吹进更多楼院儿。

在燕堤南路社区,就有一支5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主攻”小区里的环境乱象,捡拾白色垃圾、烟头、狗便,劝说不文明行为。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后,老街坊们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垃圾分类志愿者。“老街坊”志愿者队伍中,很多都是老两口儿一起上,每天值守在桶前,守护家园环境。

下一步,街道还将对值守员进行专门培训,对于垃圾分类正确的居民,给予现场表扬和奖励;进一步完善桶站设置和管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便利性。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