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院举办高校劳动教育研讨会

劳动关系学院举办高校劳动教育研讨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4 17: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1日,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构”课题中期汇报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致远楼八层报告厅召开。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教授、教育部高教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张庆国处长、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刘霄处长出席会议,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池州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

申继亮巡视员在讲话中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劳动教育相关文件制定中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出了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动员令,7月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绘制了开展劳动教育的施工图,接下来的重点是要落下去、见行动、见实效。

在“课题报告与点评”单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研究员进行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构研究”的课题中期汇报。报告提出,要全面把握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通过“活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让大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积极探索以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课程劳育为路径,以学术劳育为支撑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杨冬梅教授、姜颖教授、许涛副研究员、李珂研究员分别作了“让思政教育为劳动教育铸魂领航”“以专业劳育凝聚起劳动教育的磅礴力量”“完善实践劳育机制 培育崇劳时代新人”“让课程劳育担当劳动教育的特殊使命”四个分报告。池州学院校长柳友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邱吉教授、北京大学卢晓东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廖辉教授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志军研究员分别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学术分享与交流”环节,池州学院校长柳友荣教授介绍了该校开展了十年的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分享了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的设计与实践并提出了教育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宁本涛教授对如何在“五育融合”中推进劳动教育进行了阐释,提出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实现五育的渗透与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强调高校劳动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具有独特性,必须改变原有支离破碎的情况、实现体系化发展,并对深入开展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倡议。

此次研讨会深度呼应并回答了社会各界一致关心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线图”问题。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