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手先开始”助力乡村中小学洗手设施完善

“青少年健康手先开始”助力乡村中小学洗手设施完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04 12: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响应政府号召,发起以“青少年健康手先开始”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支持学校配备合乎标准的洗手池及洗手设备,提供充足的消毒液,为乡村中小学洗手设施助力。该公益项目已在腾讯乐捐上线,筹款目标40万元,目前已收到来自全国254份公众捐款。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勤洗手”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卫生习惯。在中国的乡村学校的卫生设施如何?孩子们用肥皂洗手的奢望是否依旧存在?

今年初,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脉公益基金会朝阳计划项目小组深入到河北张家口、保定等多个贫县乡对困县乡对当地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各学校卫生室、教学楼、食堂、宿舍、厕所等地卫生设施情况以及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调研结果发现,贫困地区基层学校在学校卫生和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两个急迫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高度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建设、管理和联网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它既是学校卫生、应急防疫工作的阵地,也是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的平台,日常体检、近视防控、应急救护的硬件设施必须要有保障,其中就包括额温枪、口罩这样的设备和耗材,还要建立和教育主管部门、卫生疾控部门更紧密的日报和协作机制。

第二个问题是饭前便后的洗手设施亟待加强和完善。防控新冠疫情,洗手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但不少乡村学校厕所还是旱厕,便后洗手实现不了;即便是条件好一些的城郊学校,洗手设施的合理配置、清洁消毒用品的提供也要尽快落实。

除此之外,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组在今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中国中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60所县乡级中小学有效反馈。经统计,44%学校公共厕所没有洗手设施,57%的学校洗手区完全没有洗手液和肥皂。

而在一些发达地区周边的县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经走访发现,在乡镇一级中小学中心学校,教学区域、宿舍、食堂、厕所鲜有洗手设施,或简陋不堪,或洗手池数量不足。一些村级学校在这方面更是空白。这意味着,很多乡村中小学校的师生饭前便后没有洗手设施可用。

2020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制定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要求,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原则上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