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基层之治打造北京城市和谐宜居之都

通过基层之治打造北京城市和谐宜居之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1-02 15: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12月28日,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中心协办的“首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举行。

北京市委组织部党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大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孙涛、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安国、北京市社科院首都综合治理研究所所长袁振龙、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黄小钫、中铁建工集团宣传部长戴荣里等出席会议。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约研究员李军洋主持会议,说明《首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报告》征求建议的主旨: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于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特别是深入贯彻“中国之治”的13项制度原则为背景下;如何推进生态社会治理的发展,以社会治理的进步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绩效的提升是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议题;对于首都打造国家治理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社会治理,构建新时代“党建+业务”模式,共同打造“红色赋能”党建品牌,引领基层生态人文治理新格局,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北京市委组织部党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大广认为,国际生态经济协会起草的关于《首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报告》通过向社会发布,形成社会影响力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政府产生决策的影响力;特别是针对北京的具体情况,包括《街道办事处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垃圾分类条例》,结合“基层生态人文治理”,明确提出党建怎么引领,如何发挥更好的成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孙涛指出,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的报告可以借鉴营商环境指示,可以进一步考虑提出“营社指标”,就是社会营造的指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多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可以提前化解,或者预警;特别是针对生态宜居,包括绿色治理、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评价打造一个良好的营社环境指标体系出来。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中心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安国;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北京市社科院首都综合治理研究所所长袁振龙;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黄小钫;中铁建工集团宣传部长戴荣里等也在报告会上发言。

近年来,北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唯一标准,在改革中主动换位思考,注重用户体验,创新支持政策,取得诸多成效。特别是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公布,中国营商环境继续大幅改善,目前位列全球第31位,较去年提升15位,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得分为78.2分,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提升4.6分,超过部分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水平。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