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市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29 1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北京市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强化政府统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

基于对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北京市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不断明确扩优改革思路。

一是统筹资源,丰富基础教育供给层次和主体。充分发挥首都优质资源集聚的优势,推进建立穿越学校边界、区域边界、系统边界、学段边界的资源共享体系。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整合现有优质中小学资源、教科研部门、在京高校、民办教育机构等分属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改革发展。内部挖潜和外部引入双管齐下,在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上下功夫,横向上实现资源的联通拓展,纵向上实现人才培养链条的有机衔接。

二是发挥优势,增强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资源供给主体的优势,精确定位资源供给内容。优质中小学重点发挥优质教育管理、品牌、师资、课程、文化等辐射作用。高校引领和带动中小学在提升办学理念、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开发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深化教学研究、着力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快发展。教科研部门专业力量以课堂教学改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等为突破口,带动学校质量提升。发挥民办教育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学法指导、教研、考研、社团建设等方面服务学校学科教学,满足学生和家长多元需求。发挥高校和社会力量外教引进渠道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弥补普通中小学外教资源不足的短板,助力英语教学改革。

三是合理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精准投放与对接。坚持公平取向,将政府统筹的优质资源重点投放给百姓身边的,有一定发展空间的普通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将资源重点投放给矛盾突出的区域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坚持需求导向,尊重学校自身的发展意愿和内在需求,自上而下投放资源和自下而上选择对接相结合,促使供需有效衔接。坚持服务导向,以优质资源供给服务于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加强统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发展

在明确思路的基础上,北京市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作用和区级主体责任,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质性扩大。

1.区域整合,存量盘活。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区域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等办学模式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自2016年起,市级设立引导性支持经费,鼓励区域开展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2018年,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推进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指导,集团化突出办学模式改革,更加注重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重点在优化集团办学布局、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资源共享和激发发展活力。学区制突出管理模式改革,更加强调区域统筹,重点在合理划分学区范围、完善学区治理体系、健全管理机制、统筹资源供给和搭建发展平台。2019年,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优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布局,集团覆盖学校新增100所,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该项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

2.城乡一体,补齐短板。为进一步优化本市城乡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从2018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通过引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发展新区,通过举办城乡一体化学校、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手拉手合作等形式,对口支持或合作帮扶建设一批优质中小学校,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市教委按照标准予以经费支持。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制定下发《北京市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汇聚资源,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支持体系,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引领等方式,探索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有效路径。

3.市级统筹,增量推进。整合现有优质中小学资源、教科研部门、在京高校、民办教育机构等分属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改革发展。在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上下功夫,横向上实现资源的联通拓展,纵向上实现人才培养链条的有机衔接。2014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启动了高校支持中小学建设、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市级扩优改革项目,围绕着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学校发展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学发展。

三、成效初显,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实质性扩大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和百姓的认可。

一是优质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作为构建首都教育新地图的关键环节之一,扩优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城区为主逐步向郊区辐射,在优化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市有各类教育集团158个,学区131个,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小学校纳入学区制管理。2019年,新增10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涉及朝阳、昌平、顺义、怀柔、大兴、平谷、密云、房山、门头沟等9个区。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共支持全市一般学校近百所。高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支持两百余所学校发展。

三是优质资源供给内容和模式不断丰富。牢牢抓住学校内涵发展这个核心内容,在教学改进、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合作,切实促进了项目学校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丰富了教学模式和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水平。集团化办学、学区制已经成为区域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推进过程中丰富了教育管理实践和治理模式。

三是开放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扩优改革不仅整合了教育系统内部各学段、各学校的资源,而且还吸纳了高校、民办教育机构、街道、社区资源,拓展了社会支持教育的统筹功能,开放办学格局基本形成,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协商、共治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逐步形成。

四是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大幅提高。扩优改革使一大批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涌现出来,通过优质资源的整体布局,结构优化,使得学校内部教师职称、结构、专业能力迅速优化,学校整体水平发生质的变化,迅速吸引本地生源回流,在缓解择校矛盾,保障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市教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本市教育大会的各项任务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资源统筹为支撑,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