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族精神致敬——《诗·中国》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向民族精神致敬——《诗·中国》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13 15: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1日,由《诗刊》社、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向民族精神致敬——《诗·中国》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安徽广播电视台台长、总编辑聂庆义,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朱训义,《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副主编王冰等30余位诗人、媒体人以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上,嘉宾们交流了《诗·中国》的创作心得和研发经验,就节目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社会效益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将《诗·中国》打造成一档有影响力的文化类现象级节目建言献策,以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利用多媒体手段激活经典的当代价值,让诗歌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诗·中国》自2019年10月13日起在安徽卫视每周日晚黄金时段播出,获得业界广泛赞誉。《诗·中国》围绕“向民族精神致敬”的宗旨,第一季推出“中国之恋”“壮志凌云”“英雄本色”“青春之歌”“守望家园”等主题,精选大众耳熟能详的古今诗歌经典,综合运用朗诵、访谈、纪录片等多重形式,讲述一首诗的前世今生,挖掘诗歌背后不为人知的文化内涵。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这档节目的推出意义重大。诗歌自古是中国的重要标识,代表着中国人精神创造的高度,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诗·中国》以电视艺术呈现精神文化遗产,是向中国诗歌传统的致敬,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让诗歌融入大众生活的一次有力探索。

禹成明介绍,《诗·中国》挖掘诗歌的情感、历史、文化内涵,激活诗歌经典,展现家国情怀,与当下观众建立穿越时空的情感连接,展现中华文脉的生命力。

朱训义表示,《诗·中国》是一档有意义、有意思的诗歌文化节目。内容上,以主题的形式展现诗歌中的爱国之情、青春之歌、奋斗之志,讲述人与诗的故事。在节目模式、传播手段上,《诗·中国》进行了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胆尝试。

会上,专家们对节目的高质量内容、精良制作、强大阵容给予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档成功的节目,《诗·中国》的推出,弥补了现代传播体系对诗性关注的缺乏,利用电视手段让诗歌重回生活现场,唤醒了诗的记忆、诗的激情。同时,嘉宾们也为节目的进一步打磨提出了宝贵意见,譬如拓展选题空间,建议加入民歌、少数民族诗歌等内容;增加诗歌作品的体量;朗诵方式可再斟酌;提升节目的原创性、亲和力;增加竞赛环节等。

中国电视家协会主席胡占凡总结说,《诗·中国》是一档有新意的欣赏类、文化普及类诗歌节目,综合多种艺术门类,通过情景还原、嘉宾解读、实地采访等对诗歌进行多方位的解读。这档节目展现了安徽卫视的胆识、使命感、责任感,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也是《诗刊》作为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跨界合作立体传播的典范。

《诗·中国》别开生面地拉近了诗歌与时代的距离,通过诗歌之美赞颂祖国河山和民族精神,用节目创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档全方位提升诗歌修养的文化教育节目,每个人都能在其中邂逅久违的诗意。

此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中国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向云驹,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北乔,《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编江耀进,《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海南电影学院院长马小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蒲剑,中央电视台制作人温天越等参加研讨。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