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以“数智赋能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5能源青年和媒体全球多维对话”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设置青年代表对话与媒体代表对话两大主要环节,并以5种语言发布了《能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
活动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和12家中央媒体代表,以及来自非洲、阿拉伯地区25个国家的媒体代表,以青年视角碰撞思维火花,畅谈数智技术赋能能源低碳转型的设想。在青年代表对话环节,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低碳转型目标,深入探讨数字智能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与实践。面对数智浪潮深刻重塑能源格局,青年群体如何凭借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国内外媒体代表对话环节精彩纷呈,大家围绕“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典型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碳中和的国际经验”等议题,分享全球优秀实践与前沿趋势,为参会人员拓宽了国际视野,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
会上以中文、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5种语言发布了《能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到,数智创新是破解能源困局的“钥匙”,低碳转型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底色”。倡议书呼吁全球能源青年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数智赋能为翼,以低碳发展为帆,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开创更加绿色智慧的能源未来。
土库曼斯坦籍青年教师若贺曼,目前负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留学生培养工作。他表示,依托中国能源产业的数智化发展实践,来华留学生不仅能掌握前沿的能源技术与管理理念,也能将数字化、智能化能源转型经验带回本国,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的钻井液技术专家刘锋报介绍,作为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正积极推进数字智能技术与绿色钻井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万米深地资源开发的绿色转型。“我们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耐高温220℃的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并构建了‘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末端资源化’的全过程环保技术体系,在保障高温深井安全高效钻探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固废排放与环保风险,助力我国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持续迈进。”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