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项目心系办、北京中外友好幼儿院承办的“2025年中国家庭教育千课公益大讲堂第1001课暨欢庆六一专场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紧扣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家教伴成长 润心护未来”的主题,聚焦科学育儿理念传播,创新融入非遗传承元素,为家庭教育注入文化根脉的滋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并宣布项目启动。
家校社协同赋能全国家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千年传承,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工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与时俱进,聚焦新时代家庭教育使命任务,自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中国家庭教育千课公益大讲堂项目,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家庭教育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发挥学会专家智库优势,汇集各方优质资源,通过千场实地宣讲课和发放知识手册等,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有效提升了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再重视再认知,让更多家庭家长切实受益。
2025年,项目将深化服务内涵,继续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打造家教传承、成长护航、文化浸润、素养提升四位一体课程矩阵,开展好家风好家教、立德树人、青春期亲子沟通、多孩家庭教育、隔代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儿童健康卫生习惯养成、数字化家庭教育、女童关爱、儿童心理健康、网络素养培养等主题的家庭教育大讲堂1000场。通过多样化主题课堂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持续赋能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方联动启“千课”
此次活动现场,主承办方领导嘉宾,教育、工会、妇幼保健、卫生健康等系统代表,非遗传承人,幼儿园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嘉宾为项目实施单位代表颁发感谢信,为小朋友、家长、老师代表颁发宣教资料及蓝月亮洗涤用品关爱包。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东花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大讲堂系列宣传实践为抓手,倡导更多人走进家庭教育,共识共为,共育共建,努力营造和优化环境,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剑光表示,千场公益课程和系列实践活动,提升了社会各方对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视和认知,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项目实施方代表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崔国光表示,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通过跨部门合作,扎实推进家庭教育项目的实施。
非遗互动育童心
在特色课程观摩环节,“中国家庭教育千课公益大讲堂”非遗传承课堂精彩呈现。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祖伟领衔授课,不仅以童趣故事为孩子们解码“非遗”概念,还在现场展示了徽派文房四宝,引导小体验官们亲手研墨、以指尖感受宣纸肌理。在北京市文旅局非遗处的支持下,现场还同步设置非遗实践场地,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扎染、京剧脸谱、面人、油纸伞、漆扇、翻里花等多元文化项目,在技艺传承中构建代际对话,于匠作实践里涵养专注品格,实现非遗薪火相传与家风建设的深度融合。2025年中国家庭教育千课公益大讲堂第1001课在百余组家庭与“非遗长卷”的跨时空对话中落下帷幕。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