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曙光凤凰城社区联合凤凰置地广场精心策划的“心灵益站——心灵焕新之旅”系列活动首场“音悦心程”在凤凰置地广场A座21层温馨启幕。作为社区民生服务的创新之举,活动以“午间加油站”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统筹资源、企业开放空间、专业机构赋能”的三方协作模式,为辖区企业白领及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心灵充电站”,标志着社区基层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
精准捕捉需求 社区打造“午间微治理”场景
中午12点半,20余名楼宇白领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祝赫老师的引导下,闭目沉浸于定制化音乐疗愈场景。三角铁的清亮、颂钵的悠远与自然白噪音交织,配合专业冥想指导,让平日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们在午休时段实现“身心双重解压”。
“平时中午只想刷手机,今天跟着音乐放松,下午工作状态明显不一样!”企业员工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职场人对“轻量级疗愈”的迫切需求。
据曙光凤凰城社区负责人刘沐介绍,社区在辖区企业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商务楼宇聚集的白领群体普遍面临“午间碎片化时间利用低效、工作压力急需释放”等问题,而企业自身缺乏专业心理服务资源。为此,社区主动牵头整合资源,将心理学前沿技术转化为“午间微服务”,创新推出“午间加油站”,既填补了职场人午间服务空白,也为社区服务延伸至商务楼宇打开新切口。
社区搭台聚合力 社企联动破“围墙”
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社区成功搭建“双向赋能”平台:一方面,社区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精准对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需求,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联动凤凰置地广场开放优质空间资源,将楼宇公共区域转化为便民服务阵地,实现“企业空间反哺社区治理”。这种“社区吹哨、企业报到、居民受益”的协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社区与楼宇“物理相邻、情感相隔”的壁垒。
“社区是连接企业与居民的桥梁,我们既要当好企业的‘服务管家’,也要做好居民的‘贴心家人’。”刘沐表示,系列活动以“心灵疗愈”为纽带,后续还将针对企业白领群体推出“芳香舒愈”,为社区居民开展“绘画心理疗愈”,形成“社企联动”服务矩阵。此举不仅是社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化“党建引领”的探索与“五宜朝阳”的实践。
从单次活动到长效机制 社区绘就“心服务”蓝图
随着首场“午间加油站”的圆满举办,曙光凤凰城社区已规划出为民服务的全年服务图谱。“我们不仅要做‘一次性’的暖心活动,更要建‘永不落幕’的服务阵地。”刘沐透露,社区未来还将继续与企业对接,建立“社企需求清单”,将根据企业反馈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同时通过居民议事会吸纳多元意见,打造“精准滴灌”的民生工程。
这种“需求导向+资源整合+长效运营”的模式,为超大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凤凰经验”。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核心区,曙光凤凰城社区以“心灵疗愈”为小切口,撬动社企协同大治理。当社区从“管理末梢”转变为“服务枢纽”,当企业从“区域旁观者”变为“治理合伙人”,一幅“社区有温度、企业有担当、居民有获得感”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场始于春日的“心灵之约”,不仅为白领和居民送上了减压“良方”,更彰显了社区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聚合力、暖人心”的重要作用。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