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南路融合更新 打造城市公共生活会客厅

海淀南路融合更新 打造城市公共生活会客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7 13: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海淀区2025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精细化、高质量举措改善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今年启动的四大类32项“疏整促”任务中,海淀南路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就是其一,海淀南路已被纳入2025年道路大修计划中。

海淀南路素有“3.5环”之称,道路两侧分布有6个社区、3所医院、2所中学、1所大学,7个地铁出入口,既是中关村西区的南界面,也是北京马拉松赛事的重要赛段之一。自2008年后,海淀南路所在街区未进行成规模更新。此次改造提升,改造区域面积为6.82公顷,涵盖海淀南路两侧及周边公共空间、绿地及人行道树池(不含车行道、人行道)。

记者从海淀区发改委获悉,该项目以片区融合更新为理念,以“一线三区”为空间结构,规划共健花园、邻里花园和慢行绿街三大片区。此次改造,将拆除海淀南路街道周边现存违建、挡墙和围栏,以及遮挡视线的绿篱,梳理和优化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空间,统筹设计海淀南路两侧公共空间、慢行体系、绿地空间;联动三山五园绿道提升、中关村大街片区更新、苏州街一体化项目、海妇幼医院改造工程等重点更新项目,有机串联并激活社区及商业空间,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促进街区业态优化,整体推进片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海淀南路街道周边复合城市功能和密集人流的优势,打造以“共健花园、城市聚场”为主题的街旁公共空间,编织链接三山五园绿道与中关村大街片区的TOD绿带,创建以健康、绿色、科技为特色的片区融合更新发展模式。

项目完成后,将改造提升公共空间9950平方米,更新人行道树池400个,改造提升公园绿地19000平方米,改造街旁绿地2130平方米,恢复及新增绿地2000平方米,伐移绿篱900平方米,协调新增车位283个,解决约200辆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极大缓解目前海淀南路周边社区停车困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海淀南路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还将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把科技创新、文化融合与生活便利性有机结合,推进国际化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助力国际化青年友好优秀街区开篇。

改造过程中,将建设“青春活力廊”、“海街剧场--活力小舞台”等多功能活动场地和沿线全民共享卫生间友好行为,构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和“一刻钟产业服务圈”,搭建中小型开放空间、商业街等公共交往空间,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在文化融合与社区治理中,在保留现状“法治会客厅”文化宣传廊基础上,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增强青年文化的认同;在青年参与社区共建过程中,通过“海街之友”行动,构建“海街”合伙人队伍,凸显街区的公共性、协同性,强调共建、共治、共享,与周边企业、社区、中学合作,推出系列合伙人计划,让市民融入从公园设计-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

项目立项之初,海淀南路所在的海淀街道组织设计单位先后数十次探勘现场,与周边社区居民交流沟通、了解居民意愿,并根据多方建议进行针对性调整及优化。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打造人民的城市和人民的公园,让海淀南路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舞台和客厅。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