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臧村镇四大举措探索“政务服务+助残”新模式

北臧村镇四大举措探索“政务服务+助残”新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9 16: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9 16: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的背景下,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助残”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四大举措,实现了残疾人足不出村即可办理相关服务的目标,为构建无障碍社会环境打下了基础。

一、家门口的服务窗口

为满足残疾人就近办事的需求,北臧村镇将村级政务服务站进行了全面升级,将与残疾人相关的业务全面下沉,并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每个服务站均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和低位服务台,让残疾人无需跑远路,就能享受到贴心、专业的服务。

二、上门服务办事更高效

考虑到村内部分残疾人存在出行困难,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依托北京市残疾人服务平台,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导办服务,协助残疾人群众在自己家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相关业务申请,从人脸识别到业务申请完成,全程1对1辅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确保残疾人能够高效、便捷地办成一件事。

北臧村镇前管营村政务服务站工作人员李建梅为多位残疾人群众使用手机成功办理了“辅助器具申请补贴购买”,得到了该村群众的肯定与认可,其中一位群众感慨道:“以前办理这个辅具得去镇里填写各种表,还担心批不下来,现在小李服务送上门,主动帮我办好辅具申请,而且手机就能看到办理进度,心里别提多暖和了!”

三、志愿者服务解决日常困难

为了解决残疾人代购生活用品、陪伴交流解闷等日常实际困难。将以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核心的“政在时”志愿者服务队下沉到村,通过与镇残联、村委会对接,结合残疾人日常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足不出村可知最新政策

为了让残疾人群众及时知晓最新的助残政策,村级政务服务站在镇残联的指导下,利用村内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的助残宣传网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最新的残疾人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让残疾人在家中就能了解到相关信息。

北臧村镇“政务服务+助残”品牌建设,有力地提升政务服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让残疾人群众在村内就能享受到精细化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助残服务力度,为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响应迅速、充满温情的助残服务体系而努力。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