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开学“第一餐”——海淀区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行动

护航开学“第一餐”——海淀区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行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2-26 17: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6日是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吃得好不好?学校保障是否安全到位?直接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结合春季开学,海淀区食药安委办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区卫健委、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春季开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共同守护春季开学季,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开学第一天,海淀区食药安委办副主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秀丽带队到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田村分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督导组首先听取了幼儿园园长关于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开学准备情况、在园幼儿饮食情况、学校食堂管理情况、园长陪餐制落实情况、制止餐饮浪费、食堂防火等方面的介绍。

随后,来到幼儿园食堂认真查看了“明厨亮灶”、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进货台账记录等落实情况,询问园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的落实情况,实地检查了粗加工间、烹饪间、洗消间、库房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粗加工设施、冷冻冷藏设施、消毒设备、食品采购、清洗消毒操作、有害生物防控、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点位,要求园方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确保在校师生吃上健康可口、安全放心的餐食。

检查现场,执法人员从保洁柜内随机选取学生餐具,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试剂对餐具阴离子残留情况进行快检,通过对比离心管下层溶液颜色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残留色卡颜色,确定餐具阴离子残留是否超标,经现场检测该餐具合格。据了解,餐具阴离子是否超标是监测学校食堂餐具洗消操作是否规范,洗洁精清洗是否充分的重要指标。除了配发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试剂盒外,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还向辖区30个市监所配发了多种快检设备及试剂,涵盖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检测、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亚硝酸盐检测、甲醛检测、消毒剂有效氯检测、ATP等,进一步加强了学校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及时准确发现风险隐患。

“复用餐具要求高,热力消毒不可少;洗涤步骤要重视,流水冲净洗涤剂;消毒设施应齐全,日常维护很重要……”执法人员结合洗消间岗位的操作要求,在检查的同时解说着食品安全“顺口溜”。该“顺口溜”是按照后厨岗位职责划分了9大场景,包括食品安全员、采购、库房、粗加工间、烹饪间、专间、售饭间、洗消间、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融入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第60号令)、索证索票制度、操作间设备设施使用要求、防控有害生物污染食品要点等内容,让食堂从业人员一看就懂、一背就会,进一步降低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知识的难度与门槛。

“海淀区有500余所各类学校,600余家学校食堂,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李秀丽副主任向记者表示:“结合春季开学,海淀区食药安委办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区卫健委等部门,对全区学校食堂、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和集体用餐配送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围绕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承包经营行为,以及食品加工过程是否规范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推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此外,检查过程中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严肃依法查处,切实保护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记者从海淀区食药安委办了解到,自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海淀区食药安委办牵动区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硬件要硬、软件要优”。区工作专班分别向中小学幼儿园、大学召开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发布了《海淀区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倡议书》,会同成员单位建立了“1234”多元一体工作机制,即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路线;组建区、局两级工作专班,高位统筹,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三项机制(会商机制、通报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建立四张清单(全区专班职责清单、高风险食堂清单、包保干部清单、划片互助清单),压实各方责任;抓实抓细五大攻坚行动,牵动全区包保干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督导检查,构建企业自查、属地督导、部门监管“三位一体”的风险隐患排查管控机制,指导学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升级改造食堂设备设施,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全区推广中国人民大学“温馨易办”典型做法,切实推动专项行动提质增效。

自2023年12月中下旬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以来,海淀区共检查学校食堂833家次,检查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80多家次,检查校外供餐单位31家次,出台落实相关责任的指导性文件2个,培训监管人员、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学校食品安全员、包保干部、学校餐饮服务作业人员等3000多人次,组织专题培训班11个。(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