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为老服务”底色 真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擦亮“为老服务”底色 真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2-22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八宝山街道沁山水北社区不断完善社区为老服务,推出多个“爱老助老”品牌,打造有梯度、多层次、广覆盖的为老服务体系,稳稳托起社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社区好邻居”结对帮助,温情共筑“暖心线”

“关爱独居老人尽心尽责 社区无私奉献情暖民心”,这是家住沁山水北社区16号楼的独居老人王新杰阿姨送给社区锦旗上的文字,也是老人最想对社区工作者说的一句心里话。

沁山水北社区与王阿姨的联系,要追溯到2019年。当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入户工作时了解到,王阿姨患有糖尿病,出现过低血糖晕倒的情况,而且长期独自居住。针对这一情况,社区为王阿姨提供了“社区好邻居”结对帮助。

“社区好邻居”结对帮助是沁山水北社区开展的为老志愿服务之一,由社区退休志愿者与社工形成交叉接力,与居民结对、为居民提供帮助。退休志愿者平均年龄65岁,他们关爱邻里、热心奉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部分志愿者还有专业技能。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及时将老人情况反馈给社区,社区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帮助。

最近两年,随着王阿姨年龄逐渐增加,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也逐渐多起来。尤其在疫情期间,老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出门、就医都成了问题。社区工作者不仅帮老人买药、买菜,还耐心教她使用手机App,联系便民菜站上门送菜等。

“要给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点赞,他们热情耐心,是我们社区最可爱的人。”王阿姨说。

“3+模式”帮扶,架起关爱“连心桥”

除了“社区好邻居”结对帮助,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沁山水北社区还开展了“3+模式”帮扶,即由社区党委、管楼社工、楼门长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生活情况和需求,帮老人采购物品,带老人看病就医等。

89岁的宁淑明老人就是一位受益者。宁阿姨的儿子由于工作原因,常年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宁阿姨一直独自一人生活。从小修小补、买菜送药、跑腿办事,到入户拜访、聊天谈心、健康关注等,无论是基本生活保障还是心理健康疏导,“3+模式”帮扶为宁阿姨解决了不少小难题。

宁阿姨说,社区工作者就像她的家人一样,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们说。每天到社区工作站转一转,和社区工作者聊两句,已经成为宁阿姨的习惯。“每天来这‘看’一眼,就是幸福的一整天!”宁阿姨笑眯眯地对着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日前,宁阿姨将一面绣着“热情服务办实事 居民盛赞贴心人”的锦旗送到沁山水北社区居委会,感谢社区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

软硬件整合,提升社区为老服务实力

“对老年人要有耐心,要带着同理心去沟通,有适合他们的政策要想着及时告诉他们。”社区工作者梁雯华经常向新社工传授和老年人打交道的经验。梁雯华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在和老年人沟通、为老服务方面有很多心得。她会及时关注社区高龄老人的情况,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空巢、独居老人,他们的人身安全是最让人牵挂的。近期,沁山水北社区还为高龄独居老人上门安装了智能烟感器。一旦有紧急情况,就会向绑定的社区工作者和物业经理的手机上发送报警短信,确保救助及时。这让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安心不少。

像这样为老服务的例子,沁山水北社区还有很多。居民们一句句道谢的话语、微信群里一份份点赞、一封封表扬信和一面面锦旗,都是对社区工作者的认可与感谢。对沁山水北社区工作者来说,这些感谢既是温暖与鼓励,也是鞭策与动力。

未来,沁山水北社区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化服务,切实增强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守护好最美“夕阳红”。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